古時笑了,說:“嗬嗬,是不是我剛才的話嚇著你了?要相信自己。上次治砂的專題片就得到了趙書記和關書記的好評,沒事,你先搜集資料,看看哪些內容可以入畫,選一些最典型、最鮮活的例子出來,這樣片子就生動了。”
他接著說:“你知道,縱觀全局,有幾個能寫專題片腳步的,有的記者寫個小消息都費勁,寫了十多年了還是那個水平,整個一看圖說話。哎,難怪關書記總是強調人才這個問題,你知道咱們這等小台很難留住人才的。有本事的培養出來都往高處飛走了,沒重大任務的時候覺得這麼個單位有200多人,等一旦真有任務了,你再一看,真正能做事又能把事做好的的又有幾人呀?傳播小道消息、今天張家長李家短的人到大有人在,唉——”古時深深的歎了口氣。
夏霽菡很理解古局長的難處,他最近經常這樣抱怨。她就在一個場合親耳聽見一個副市長對古時說過兩天有事找他,好像是安排什麼人,當時古時借著酒勁說道:“市長大人,您就發發慈悲吧,我那兒快開不出工資了,您就別考慮我這裏了。”哪知這個副市長理直氣壯地說:“不考慮你考慮誰?隻有你那裏還能穿上褲子!”
九十年代後期,督城一些國有企業和全國一樣,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紛紛破產,即便不破產也是半死不活,許多人都選擇自謀出路,隻有少數人有社會關係的進入事業單位。像這些有關係有背景進來的人,大多數沒有任何專業特長,隻能放在辦公室或者這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地方。為此他請示了好幾年才麵向社會公開招聘了夏霽菡等三個人,其餘一個還是搭車進來的,難怪關昊在去年人才引進會上佛袖而去。
夏霽菡從古局長辦公室出來後,就聽樓梯下麵的洗手間裏傳出說話聲。她本來是個不好事的人,更沒有偷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但是這次她不得不駐足了,因為她們議論的是她……
就聽洗手間裏麵有人說道:“你看人家,救人都會救,救的是市委書記,這下要交好運了。”一個女同事說道。
另一個人說道:“救人就交好運嗎?那多虧救的市委書記,要是省委書記,是不是就直接坐火箭升上去了?”
“哈哈,那倒未必,不過肯定她會因此沾光的。”
“我看未必。”
“為什麼?”
“你想想,正因為她救得是市委書記而不是省委書記,又因為治砂的事,為了不擴大影響,市裏肯定不會宣傳她,恐怕連個通報表彰都撈不到,更別說那一萬元見義勇為基金獎了。”說這話是新聞部另一名個記者。
“拿不到獎金把市委書記拿下也行啊,哈哈。”
“連老公都看不住,還想著市委書記??被人甩在了這裏,連家都不能回,留也不是走也不是的,想想也真是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