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絕望的草原之夜(三)(1 / 2)

袁其仆熱情接待了彭長宜和小許,中午,盟委書記和盟長還有幾位領導,都參加了招待儀式,招待儀式是在一個典型的大蒙古包中進行的,隆重而熱烈。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姑娘們,為他們演唱了蒙古長調,表演了蒙古族頂碗舞,昨天沒有吃到的烤全羊,今天就要吃到了,看著隆重、莊嚴而神聖的吃烤全羊的儀式,彭長宜內心卻怎麼也澎湃不起來,因為,他從江帆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痛苦。

當一隻羊頭頂上係一紅帶的烤熟的整隻羊,被隆重推出來的時候,蒙古男兒拉起了悠揚的馬頭琴,主人手捧潔白的哈達,向客人獻歌。

主持人請出最尊貴的客人袁其仆和彭長宜兩人,請他們用筷子夾起紅綢帶,然後在羊的頭頂上用刀劃十字,最後再在羊身上割下第一片肉品嚐。然後,盟領導們開始向尊貴的客人敬酒和獻哈達。要喝三碗,彭長宜毫不猶豫地喝了三小碗草原上的白酒,倒是袁其仆象征性地每碗都喝了一點。

儀式結束後,兩位廚師開始徒手分羊,動作非常利索。

吃完飯後,袁其仆就走了,他回自治區了。

江帆陪著彭長宜和小許來到了賓館,秘書早就給他們安排好了房間休息。

在賓館,江帆跟彭長宜說起了女醫生張麗的事。

張麗,跟江帆的同一年來內地支邊的醫務人員,比江帆早兩年來的內蒙,也是因為婚姻不幸,借支邊的機會離婚了。張麗的家在北京,父親離退前,曾經是袁其仆就讀的北京一所大學的副校長,而且還是袁其仆在校時的哲學教授。袁其仆調到自治區工作,自然免不了對老師的女兒進行關照,就有意將江帆和張麗撮合在一起,在新年聚會的時候,介紹江帆認識了張麗。張麗當時在江帆所在的盟醫院工作,張麗見了江帆第一麵後,就十分滿意江帆,加上都是支邊的身份,他們免不了會有一些來往。

張麗是個德藝雙馨的醫務工作者,她經常參加盟裏組織的醫療下鄉活動,足跡踏遍了各個牧區,在當地有著良好的醫德和口碑。後來,張麗根據幾年的臨床經驗,她對內蒙古的地方疫病鼠疫、布魯氏菌病等各種地方性疾病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這項工作也是自治區一貫大力支持和提倡的工作,這樣,張麗又成為盟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的一員,大草原和廣闊的天地,讓她複合了心靈的創傷,江帆的到來,也讓她重新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可是,當她第一次向江帆正式表白的時候,江帆並沒有答應。那是當江帆從閬諸回來後,在一次小範圍支邊幹部的私人聚會上,當張麗和另一位內地女醫生,把她們在閑暇時跟蒙古族婦女學習繡製的“哈布特格”拿出供大家欣賞的時候,江帆看過後,隨口說了一句“不錯,挺漂亮”的話時,張麗就說道:“那送給你了。”

聽到這話後,江帆就是一愣,因為,他來到這裏後,第一個任務就是研究這裏的民俗民風,以便盡快入鄉隨俗,尤其是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以免因為不懂造成誤會甚至民族隔閡。所以,他知道這個東西是蒙古族人民表達友誼和愛慕的媒介,尤其是張麗繡的這個,顯然意思更加鮮明,是一對百靈鳥,他當然不敢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