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了起來靠在床頭說道:“哦,原來是泗水的朋友啊。我是橫崗鎮的,宮博士。”
他說完便要下床和何貴握手,何貴也坐了起來,他擺著手道,“行了行了,你手不利索,我腳不方便,別折騰。你們這些讀書人就是煩,其實橫崗鎮和我們泗水鎮就連接,算是鄉鄰鄉裏,整那麼客套的幹嘛。”
宮博士看了看這家夥綁著夾板的小腿問道,“何老板的腳怎麼了,看起來挺嚴重的。”
“唉,別提前,前幾天回來幾台壓片機,卸車的時候不小心讓機器砸著了。還好,隻是砸裂了腳骨,沒砸斷。醫生說了,如果斷了,就有可能要截肢,媽的,幸好沒斷,如果截掉一隻小腿,這辦起事來不得力嘛。”這家夥性格倒是爽朗,說起話來叨叨的沒完。
“傷筋動骨一百天,看樣子你得養一陣子了,那種事兒就停停吧,哈哈。”宮博士哈哈兩聲又道,“原來何兄弟真是開竹器廠的啊,看來還真可以合作合作。”
“我沒那本事開廠子,廠子是我小舅開的,他專門在外麵跑業務,我在家裏幫他打理。你真的要蒸籠啊,要大的小的。”這小子想到住院竟然能接到生意,不由得有些興奮。
“嗯,還在談吧,好像要的不少,幾個貨櫃的訂單。你們廠裏一天能生產多少?如果給你們生產,多久能完成呢。”宮博士以前在鵬城上班的時候,什麼物流計劃,生產計劃等等都要管,說到這些外貿生意,流程上他可熟悉了。
“那得看你多少數量,多少時間交貨,這樣說吧,我們吃不完,還有很多同行嘛,你是知道的,我們半個鎮子的人都是靠這玩兒吃飯的,產量你根本不用擔心。”何貴說。
“但是,如果東家拿一點,西家湊一些,質量上是不是很難保證統一啊。”宮博士不太了解這種用竹子製作的蒸籠是怎樣生產的,對於他來說,產能和質量都是他最關心的。
何貴笑了笑道,“有什麼東西是一個人生產出來的?很多商品不也是很多廠商生產的嗎?大家都以同一個標準生產,質量的差異並不會很大。”其實這種中餐特有的所謂廚具,他並不是同於其它商品,本來就好像一件手工製口一樣,隻要衛生標準和防疫標準達標,其它的應該都不是最主要的,但宮博士卻把它當成了一件工業產品去看待。
“很好。你的腳什麼時候能好?等你出院了帶我實地參觀參觀?各種工廠我看的不少了,但生竹製品的廠還沒看過。”宮博士他自己是打算明天再住一天就出院了,在醫院時住著可把他悶壞了。
“嗬嗬,其實這種傷隨時可以出院回去養著,隻是醫生叫住兩天觀察一下,不好意思駁他們麵子才住下的。你要去看我們的廠子,隨時都可以的呀。”何貴道。
又過了一天,宮博在醫院裏住了兩天,第三天他就出院回去了。隻是皮肉之傷,他覺得在醫院裏呆著是浪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