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道:“無須多說,田某絕不投降!”
張天見此歎了口氣。
想起田豐願意做袁紹的謀士,想來對朝廷也不是多忠心,而如今卻不願追隨自己,看來還是自己出身的問題。
與崔琰不同,在這種人的心中,在乎的不是朝廷,也不是百姓,而是名聲。
想明白這些,張天對田豐也不是那麼看重了。
於是張天讓人將田豐帶出去吊死,如此也算是給對方留了一個全屍。
第二天,大計等人也帶隊來到癭陶城。
或許是知道自己犯了錯,大計一路都裸露著上身,背負樹枝,來到城內,便直奔府衙,跪在張天麵前。
張天笑道:“大計將軍這是負荊請罪來了?”
大計聽此,羞得無言以對。
張天道:“此次你帶兵不利,致使我軍傷亡萬餘人,你可知罪?”
大計道:“末將知罪!”
張天道:“那便不需多說了,來人,將大計待下去斬了。”
四周將領早有準備,聽此全都跪在地上求情。
張天搖頭道:“爾等不需多說,軍法無情,倘若因此便放過他,如何向死去的將士交代?”
將領道:“大計將軍乃是我軍數一數二的驍將,若是因此殺死,如同自斷大聖一臂,何不如降其軍銜,待回山之後再說。”
張天聽此思考了一會兒,也知道現在的黑山軍大將稀少,5大將隻剩下3人,再容不得如此浪費了。
於是張天道:“那便依各位所言,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先取消大計大將頭銜,降為團長,另外再鞭打1萬下。”
將領們聽此大驚,道:“若是鞭打大計將軍1萬下,那大計將軍絕難活下來,還請大聖開恩!”
張天道:“既然你們為他求情,那便讓你們共同與他承擔,一次承擔不下來,便分幾次執行,每次不得少於100鞭,回山之後執行!”
眾將聽此暗暗叫苦,但還是隻得應承下來。
至於大計,聽此自然答應,若是他真的想死,何必玩什麼“負荊請罪”?
隻是張天一聲令下,連累了所有為自己求情的將領,大計心中還是頗為愧疚的。
張天要罰1萬鞭,主要還是為了讓眾將領明白軍法的無情。
如果有人與大計一起承擔責任,以後衝動時,自然多了些顧慮。
反正用鞭子擊打也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說不定還會留下一身老繭,增加抵抗力。
處罰完後,張天本準備讓眾將士休息兩日。
可就在這時,斥候報道:“安息縣縣尉劉備,帶兵五百人前來,現距離癭陶城不足百裏!”
劉關張來了?看來這“皇叔”還真是不浪費任何一點傳播自己名聲的機會啊!
可惜隻帶了五百人,難道他還當我黑山軍與以前的黃巾軍一樣?
若是如此,正好可以去會會這三國攪屎棍,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像書中說的那般“雙手過膝,兩耳垂肩”。
正在這時,又有斥候來報:“廣平縣縣令沮授,帶縣兵2千到來,如今離癭陶不足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