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這一法律合作計劃的一部分,中國司法部長將應美國司法部長的邀請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訪問美國。
兩軍關係
中美兩國就中美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製達成協議。該協議將有助於雙方海空力量避免發生意外事故、誤解或錯誤判斷。
兩國同意就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問題通報情況,進行討論,交流經驗。
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
自一九七九年以來,中美之間達成了三十多個雙邊科技合作協議。中美科學技術聯合委員會將繼續指導這一積極的雙邊科技合作項目,並將推動進一步運用科學技術來解決國家和全球的問題。中美兩國還將確定利用空間對地球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的合作項目領域。
中美兩國將擴大教育和文化交流。兩國元首相信,增加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將有助於發展長期的雙邊關係。
江澤民主席感謝克林頓總統和美國人民的熱情接待。江澤民主席邀請克林頓總統於一九九八年訪問中國,克林頓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江澤民主席會見美國國防部長
10月29日下午,江澤民主席在下榻的布萊爾國賓館會見了美國國防部長科恩。
江澤民主席表示,很高興與科恩部長會見。他對科恩說,不久前中國海軍艦隊訪問了夏威夷的珍珠港,你不久也將訪問中國,這標誌著中美雙方軍事交往取得了新的進展。江澤民預祝科恩訪華取得成功。
科恩說,江澤民主席此次訪美,美中雙方決定進一步加強在軍事領域的交流,令人感到鼓舞,這將會促進美中關係的發展。
江澤民主席29日下午還會見了範斯坦和麥康納爾等30多名美國參議員。他還分別會見了美國參議院前共和黨領袖多爾、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和一些華人華僑代表。
中美兩國簽署能源和環境合作協議
10月29日下午,中國國家計委副主任曾培炎和美國能源部長佩納在華盛頓代表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能源與環境合作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中美雙方在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麵開展持續穩定的合作。合作領域包括清潔能源和能源效率、城市空氣質量、農村電氣化與能源以及和平利用核能。兩國政府將采取措施支持倡議書的實施。
曾培炎與佩納還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和美利堅合眾國能源部關於和平利用核技術合作的意向性協議》。協議提出,遵循兩國政府於1985年簽署的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雙方認識到和平利用核技術的合作對兩國都有利,協議支持中國安全、經濟和有效地開發核電和建設核電站。
江澤民主席與克林頓總統在29日的會晤中對中美兩國在能源和環保領域進行合作充分交換了意見並給予了積極評價。
出席29日簽字儀式的有:陪同江澤民主席訪美的特別助理滕文生、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和外經貿部副部長孫振宇,美方有美國商務部長戴利、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和總統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吉本斯等。
錢其琛宣布江澤民主席訪美取得重要成果
10月29日,陪同江澤民主席訪問美國的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在下榻的威拉德飯店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江澤民主席此次訪美是中美關係史上具有曆史意義的一件大事,兩國領導人就中美關係、國際形勢和雙方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發表了聯合聲明,訪問取得重要成果。
錢其琛說,兩國元首進一步確認要發展中美長期健康、穩定的關係,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當然,要建立這樣一種關係並非意味著兩國間不存在分歧,而是要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討論、縮小或解決矛盾。
錢其琛宣布,雙方還就如何妥善處理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台灣問題達成重要共識,以確保兩國關係的發展不再受其影響和幹擾。美方重申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承諾今後要嚴格按照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來處理台灣問題。
錢其琛說,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加強高層對話,在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全球發展上加強合作。雙方還就擴大兩國在經貿、環保、能源、科技、法律、教育和文化交流與合作以及兩軍往來方麵達成了一係列協議。他說,所有這些成果為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加強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和堅實的基礎。他表示,隨著中國經貿代表團訪美的成功,中美經貿合作在未來也將有新的、更大的發展。
錢其琛說,4天來,江澤民主席與美國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加深了彼此了解,增進了友誼。上述成果表明,江澤民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必將達到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發展合作,共創未來的目的,並將推動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錢其琛在記者招待會上就台灣問題、中法、中俄關係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克林頓總統舉行國宴歡迎江澤民主席訪美
10月29日晚,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白宮舉行盛大國宴,隆重歡迎江澤民主席及其隨行人員。
克林頓總統首先在宴會上致辭。他說,近20年來,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得人民的生活、國家的教育水平以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人民更接近了。他說,中國正作為一個對全球負責的大國對國際社會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克林頓總統盛讚華人和華僑在美國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他說,美國人民從華人的努力和奮鬥中受益匪淺。“中國人豐富了美國曆史”。
江澤民主席在答謝辭中說,25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膽識,重新打開兩國交往的大門。從那時以來,兩國許多政治家和各界人士,為建立、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他說,25年來,中美兩國關係雖然有過波折,但總的說來是在向前發展。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合作方式日趨多樣,合作潛力巨大,合作前景良好。中美保持友好關係,不僅造福於兩國人民,而且對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江澤民主席說,他同克林頓總統就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目標達成了共識。這就是,為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美應該加強合作,努力建立麵向21世紀的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這標誌著中美關係向前邁出重要一步,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他說,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偉大的國家,對世界前途負有重大責任。中美兩國的國情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自然的。國情的不同,正是相互加強了解、交往和借鑒的動力。至於分歧,完全可以通過相互尊重的平等對話,逐步求得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可以求同存異。
江澤民主席認為,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點大於分歧。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繁榮,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等方麵,中美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這是發展兩國友好關係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