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又說,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手軟不得。
鄧小平思路清晰,記憶力強。他談笑風生,有時一兩句幽默的話語,引得大家發出一陣陣笑聲。在場的省、市負責同誌聚精會神地聆聽他老人家的談話,不時還插上三兩句,談話氣氛輕鬆活躍。
鄧小平侃侃而談。他還談到中國要保持穩定;幹部和黨員要把廉政建設作為大事來抓;要注意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等重大問題。
在談話中,鄧小平強調要多幹實事,少說空話。他說,會太多,文章太長,不行。談到這裏,老人家指著窗外的一片高樓大廈說,深圳發展這麼快,是靠實幹幹出來的,不是靠講話講出來的,不是靠寫文章寫出來的。
鄧小平精力旺盛,談興甚濃。在國貿大廈旋轉餐廳,老人家約談了30多分鍾,使在場的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當鄧小平離開旋轉餐廳下到1樓大廳時,大廳的音樂噴泉,隨著優美的樂曲,噴出圖案多變的水柱和水花,蔚為壯觀。從1樓到3樓,站滿了群眾,黑壓壓的一片。人山人海,秩序井然。人人心花怒放,個個喜笑顏開。這是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人們為有幸能一睹鄧小平的風采而激動萬分,也為鄧小平的身體健康、精神飽滿而無比高興。
群眾在盡情地鼓掌,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國貿大廈。這掌聲,表達了群眾對倡導改革開放政策的鄧小平的愛戴和崇敬;反映了群眾對身受其惠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堅信和擁護。
鄧小平非常高興,滿麵笑容地頻頻向群眾招手致意。整個場麵十分熱烈,呈現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人民群眾融洽無間的動人情景。
離開國貿大廈後,鄧小平乘車去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參觀。
先科激光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引進荷蘭飛利浦公司的先進生產技術,是我國目前惟一的生產激光唱片、視盤和光盤放送機的公司。江澤民、李鵬、王震、田紀雲、劉華清等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人曾先後到過這裏視察。
車子到達先科激光公司時,該公司董事長葉華明等人迎上前去,和鄧小平熱烈握手。
有人介紹說,葉華明是葉挺將軍的兒子。
鄧小平握住葉華明的手親切地問:“你是葉老二吧?”
“不是,我是老四。”葉華明伸出四個手指回答說。
“啊,我們快40年沒見麵了。”鄧小平深情地說。
“是的,我那時是小孩子,現在50多歲了。”
“你弟弟葉正光在哪裏工作?”鄧小平對革命家的後代十分關心。
葉華明說:“在海南島。”
原來,葉挺將軍於1946年不幸飛機失事遇難後,葉華明從當年5月離開延安直到1953年,葉正光於1952年到1960年,都是生活在聶榮臻元帥家裏。鄧小平同聶帥常有往來,所以那時見過他們兄弟倆。
在公司貴賓廳,鄧小平聽取了關於公司情況的介紹。先科激光公司於1991年10月12日正式投產,使我國繼荷蘭、日本、美國之後,成為第四個能夠生產激光視、唱盤的國家。該公司可年產激光唱片500萬張,視盤150萬張,激光視、唱盤放送機5萬台。
鄧楠拿起一塊閃光鋥亮的激光視盤給鄧小平觀看。這種恍如鏡子般的盤片,能儲存10.8萬幀色彩逼真的清晰圖像,可長久保存,永不磨損。鄧小平聽了,十分感興趣,問:“是什麼材料?”公司的同誌答:“塑料上麵鍍一層銀。”
他又興趣盎然地觀看了激光視盤的特性、音響效果、功能和檢索能力的表演。當他看到傳記資料片《我們的鄧大姐》時,對身旁的廣東省委書記謝非說:“我今年88歲,鄧穎超同誌和我同年,都是1904年生的。我是8月出生,她比我約大半歲。”
鄧小平接著說:“鄧穎超同誌是河南人。”他女兒鄧楠說:“不,她是廣西人。”小平同誌糾正說:“她的原籍是河南。廣西是她出生和長大的地方。”小平同誌對鄧大姐十分熟悉。
接著,公司一位四川籍的業餘歌手趙敏為鄧小平演唱了一首卡拉OK《在希望的田野上》。鄧小平對她這位老鄉的歌喉及音響效果十分讚賞,聽完後帶頭鼓掌,並一邊起身,一邊說:“很好,我聽得很清楚,不走調,音響效果不錯。”
從貴賓廳出來到激光視盤生產車間,經過30米長的過道,許多職工在過道側熱烈鼓掌歡迎鄧小平。
鄧小平問:“這些職工多大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