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廣大群眾的悲痛心情,對於青年學生感情激動時某些不妥當的言行,黨和政府采取了容忍和克製態度。在22日胡耀邦同誌追悼大會召開前,對於先期到達天安門廣場的一些學生並沒有按照慣例清場,而是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共同追悼胡耀邦同誌。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保證了追悼大會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順利進行。
但是,在追悼大會後,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繼續利用青年學生悼念胡耀邦同誌的心情,製造種種謠言,蠱惑人心,利用大小字報汙蔑、謾罵、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公然違反憲法,鼓動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在一部分高等學校中成立非法組織,向學生會“奪權”,有的甚至搶占學校廣播室;在有的高等學校中鼓動學生罷課、教師罷教,甚至強行阻止同學上課;盜用工人組織的名義,散發反動傳單;並且四處串聯,企圖製造更大的事端。
這些事實表明,極少數人不是在進行悼念胡耀邦同誌的活動,不是為了在中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也不是有些不滿發發牢騷。他們打著民主的旗號破壞民主法製,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亂全國,破壞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這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製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麵前的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
如果對這場動亂姑息縱容,聽之任之,將會出現嚴重的混亂局麵,全國人民,包括廣大青年學生所希望的改革開放,治理整頓,建設發展,控製物價,改善生活,反對腐敗現象,建設民主與法製,都將化為泡影;甚至十年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都可能喪失殆盡,全民族振興中華的宏偉願望也難以實現。一個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國,將變成一個動亂不安的沒有前途的中國。
全黨和全國人民要充分認識這場鬥爭的嚴重性,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堅持維護得來不易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維護憲法,維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決不允許成立任何非法組織;對以任何借口侵犯合法學生組織權益的行為要堅決製止;對蓄意造謠進行誣陷者,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禁止非法遊行示威,禁止到工廠、農村、學校進行串聯;對於搞打、砸、搶、燒的人要依法製裁;要保護學生上課學習的正當權利。廣大同學真誠地希望消除腐敗,推進民主,這也是黨和政府的要求,這些要求隻能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治理整頓,積極推進改革,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來實現。
全黨同誌、全國人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堅決地製止這場動亂,將國無寧日。這場鬥爭事關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的成敗,事關國家民族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各民主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和全國人民要明辨是非,積極行動起來,為堅決、迅速地製止這場動亂而鬥爭!
事態的發展
2日,首都高校數十名學生向有關方麵遞交了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共中央的“請願書”就對話問題提出12條要求和4點聲明。3日,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就北京部分大學生遞交“請願書”一事答中外記者問,指出政府與學生對話應建立在互相信任和誠懇的基礎上,不應有先決條件。
5月4日以後,80%的罷課學生複課,全國各地的局勢迅速趨向平穩。
這時,回國才幾天的趙紫陽突然改變對鄧小平談話表示讚成的態度,指責根據政治局常委決定和鄧小平談話精神寫的《人民日報》社論定性錯誤,提出要加以糾正。
趙紫陽的錯誤主張,受到了常委其他同誌的抵製和反對。5月4日,他在事先沒有征求常委任何同誌意見的情況下,在會見參加亞洲開發銀行理事會會議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時,發表了一篇同中央的立場和方針完全不同的談話。在已經出現動亂的情況下,他卻說“中國不會出現大的動亂”;在大量事實已經證明這場動亂的實質是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製度的情況下,他卻說“他們絕對不是要反對我們的根本製度”;在已有種種事實說明極少數人在利用學潮搞動亂的情況下,他還隻是說“難免”“有人企圖利用”,從根本上否定了中央關於極少數人已經在製造動亂的正確判斷,並且把中央的內部分歧公開暴露於世。
動亂策劃者從中受到鼓舞,更加猖狂地進行種種活動,使本來已經趨向平緩的局勢驟然逆轉。
5月6日,趙紫陽又同中央主管宣傳、思想工作的負責人談話。他說:“放開了一點,遊行作了報道,新聞公開程度增加一點,風險不大。”這番談話使輿論上迅速出現了支持學潮和動亂的錯誤導向。首都乃至全國各地的遊行示威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