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吳桂賢:“主席好,我是吳桂賢。”
“我不認識你啊。”毛澤東握著吳桂賢的手說。
“我六四年見過主席,國慶節參加觀禮的時候。”
“我不知道。”毛澤東沒有印象。
“延安兒女問候你。”吳桂賢說。“你是延安人哪?”毛澤東問。
“她是河南人,陝西西安的紡織女工,最近到延安去看了。”周恩來在一旁解釋。
毛澤東與蘇振華握手,說:“管海軍靠你呀,海軍要搞好,使敵人害怕。我們海軍隻有這樣大。”毛澤東伸出了小手指。
“現在大了點,現在這麼大。”蘇振華伸出無名指說。
“你當了大官了,要謹慎呀。”毛澤東與謝靜宜握手時說。
“我不想當大官,但是現在官做得越來越大。”謝靜宜對毛澤東說。
“試試看吧,搞不好就卷鋪蓋。”毛澤東做了一個卷鋪蓋的手勢。
大家坐下來,會議開始,主要是毛澤東談話。
毛澤東講話風趣幽默,這是他的風格。他的話題仍然很廣,但他這次十分強調“三要三不要”。他從林彪事件中總結出這三句話,定為黨內的三項基本原則。
“不要搞什麼幫,什麼廣東幫、湖南幫,粵漢鐵路長沙修理廠不收湖南人,隻收廣東人,廣東幫。”
毛澤東接著講到1920年至1922年在湖南搞工人運動,講到當時工人運動比較高漲的幾個鐵路、礦山。他說:
“水口山錫礦,名曰錫礦,其實沒有錫。”毛澤東順口念了一首民謠:
無錫錫山山無錫,
平湖湖水水平湖,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長沙沙水水無沙。
毛澤東又對自己所作“水調歌頭”《遊泳》一詞中的兩句做了解釋:
“我說才飲長沙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魚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現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間,叫什麼縣我忘了,那個地方出鯿魚。所以我說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孫權後來搬到南京,把武昌的木料下運南京,孫權是個能幹的人。”
毛澤東念了辛稼軒的一首《南鄉子》中的兩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當今惜無孫仲謀。”他指著葉劍英說:“他看不起吳法憲。劉是劉震,曹是曹裏懷,就是說吳法憲不行。”
毛澤東讓葉劍英念這首《南鄉子》。
葉劍英隨口念道: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毛澤東很高興,對大家說:“此人有文化。”他指的是葉劍英,並且又重複了一遍剛才念過的這首詞中的那兩句,以及吳法憲不行、曹劉為誰的話。
周恩來見時間已晚,便對大家說:“今天就到這裏結束吧,主席休息一下。”1975年5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結束。
對“四人幫”的反擊
毛澤東4月23日對新華社《關於報道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問題的請求報告》所作批示和5月3日在政治局會議上的談話,對反經驗主義問題做了結論。周恩來考慮,應就如何傳達4月23日批示向毛澤東做一報告。在報告毛澤東之前,先在政治局內部通通氣。
周恩來提起筆給政治局成員以及參加政治局活動的幾個人寫信。時間是5月21日。這封信說,5月3日政治局同誌麵聽毛澤東指示後,周恩來提議政治局常委五人先談一談。5月4日、7日談了兩晚。王洪文傳達毛澤東指示,說《紅旗》第5期發了文章,毛澤東4月23日就不再下達了(這篇文章傳達了這個批示的精神)。於是,周恩來等人考慮中央再發個文件,正麵闡述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等問題,以利於學習和實踐。
當時,張春橋說,如搞文件需要一段時間。“此事,請中央政治局同誌討論後報主席。”周信的這段內容主題很明顯:要把毛澤東4月23日對“反經驗主義”的批評傳達下去。因毛澤東說既然《紅旗》已寫了文章,批示就不傳達了。周恩來就考慮發個中央文件,否則張春橋批經驗主義的影響就很難消除。要搞文件,自然是張春橋管的事。但張又說需要時間,這實質是想拖,想不了了之。周恩來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讓政治局委員們拿出意見。
周信的第二段,先是說明了一下,《紅旗》第5期文章提到在1959年批判彭德懷時,提出“現在,主要危險是經驗主義”,是在姚文元的文章中,而不是在張春橋的文章中,3月份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反經驗主義的兩篇社論也是根據姚文元的文章引用的。在對此做了說明之後,周恩來指出:鄧小平向毛澤東反映的,是指張春橋在總政3月1日召開的各大單位政治部主任座談會上的講話(鄧小平在信的此處加了一句注:當時還提到江青同誌在政治局會議正式提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會上,張春橋說在批林整風時,他就認為從1959年以後批經驗主義不夠,所以與周恩來商量將毛澤東批印的《經驗主義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小辭典》選輯重印一批發行。對張春橋的這些情況,當時認為已弄清楚,就不忙於向毛澤東報告了,現在政治局正式開會討論毛澤東的批示和指示,周恩來已請王洪文向政治局會議將這些情況說明。
周信的最後提出:“如大家同意,亦請將此報告轉呈主席一閱。”
這段內容,是為了把張春橋反經驗主義的一些言行提出來,在政治局內部講明,同時報告毛澤東。
周恩來這封信的台頭是:
洪文同誌閱後請轉政治局同誌和參加會議同誌審閱。
信先到了王洪文那裏。5月22日王批道:
請劍英、小平、春橋、江青、文元、先念、錫聯、登奎、國鋒、吳德、振華、誌福、桂賢、海容、靜宜、聞生同誌閱。
張春橋5月22日在這封信上批:
總理的信,有些話不確切。但我不反對報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