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斯諾登上天安門!中美解凍北京城(6)(2 / 3)

參觀完後,基辛格一行被領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和周恩來繼續會談。

周恩來在稍作寒暄後立即進入正題:“你們說,你們要爭取中美之間的和平。爭取遠東的和平,世界的和平,可現在和平卻根本談不上,戰爭一直沒有停,不說遠的,現在東方――中國、朝鮮、印度支那都在打仗,更不用說中東了,客觀世界的發展是大動亂。中國不是超級大國,也決不想作美國和蘇聯那樣的超級大國。美國也正處於困境,因為你們的手伸得太長了。我們始終是積極防禦,準備大亂,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來一起瓜分中國。準備蘇聯占領黃河以北,美國占領黃河以南,同時向我們進攻。這是完全的壞事,但我們又可以把它變成好事。這樣我們就可以教育、動員下一代。我們進行人民戰爭,長期抗戰,勝利後可以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聽了這一席話,基辛格忙說:“請你們放心,美國要同中國來往,決不會進攻中國。美國同自己的盟國和對手決不會聯手來對付中國。中國用來對付美國的軍隊可以朝北開,可以擺到別的地方去。”

周恩來沒有評論基辛格的話,而是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闡述了中國對其他一些問題的看法,末了他反問道:“既然我們之間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分歧,那麼尼克鬆總統的訪問還有什麼意義呢?”

此時,基辛格感到氣氛與昨天晚上很不相同,他也激動起來:“邀請尼克鬆總統訪華,是你們提出來的,我們不能接受任何條件。以後我將不再提出這個問題,是否發出邀請由中國領導人決定。”然後他開始發表反駁周恩來的意見。

基辛格剛說完第一點,周恩來就打斷他的話說:“如果我們不先吃,烤鴨就要涼了。”香脆可口的烤鴨改變了會談的氣氛,再返回談判桌時,氣氛變得輕鬆了些。雙方沒有正麵交鋒,周恩來談到了“文化大革命”,基辛格則用了一個多小時來反駁周恩來的觀點。當基辛格談到美蘇會談時,周恩來打斷他的話說:“現在我們是不是討論一下尼克鬆總統來訪的時間問題?”

聽到這話,基辛格一愣,立即收住了話鋒。周恩來繼續說:“如果尼克鬆總統訪華前先與蘇聯領導人會晤,這樣可能更慎重些。”

基辛格立即說:“莫斯科最高級會談很可能要舉行,但兩次訪問應該按照已經排好的次序進行――先北京,後莫斯科。”

周恩來說:“既然這樣,那麼1972年夏天之前尼克鬆總統來華是否合適?”

基辛格說:“應該更早一些,如果在夏天舉行最高級會談,這離美國大選時間太近,有拉選票之嫌。”

“那就在1972年的春天吧。”

“行。”

於是雙方同意晚上討論一個宣布尼克鬆總統訪華的聲明。

毛澤東要學諸葛亮

當晚,周恩來舉行國宴招待金日成率領的朝鮮黨政代表團,葉劍英、黃華等人則向毛澤東彙報當天的談判情況。葉劍英特意提到基辛格說美國不會進攻中國,讓中國把軍隊開到北邊去的話。毛澤東抽口香煙,極感興趣地說:

“他們要我們把軍隊向北開啊!過去我們是北伐,後來是南伐,現在是北來北伐,南來南伐!”

當彙報到雙方商定以巴黎為聯絡渠道時,毛澤東又說:“基辛格說不經過官僚機構,華沙是官僚機構,那我們駐巴黎使館是不是官僚機構?他們不想派一個常駐的,也不想派個臨時的,就靠他基辛格。現在隻好聽他的了,我們怎麼能強迫人家呢?那就通過巴黎吧。”

葉劍英正在彙報基辛格對訪華公報有意見時,周恩來匆匆趕來了。周恩來說公報原稿講尼克鬆要求訪華,中國發出邀請,基辛格不同意。毛澤東揮揮手,當即說:“尼克鬆來訪,誰也不說主動,是雙方都主動,公告中也不要提我要見尼克鬆,要學諸葛亮,留一手。”

晚上11點15分,周恩來和葉劍英、熊向暉又一起去見基辛格,黃華、章文晉則把已擬成的公報草稿交給王海蓉、唐聞生,讓她們送給毛澤東審閱。周恩來沒有立即就和基辛格討論公報,而是用了一個多小時去討論印度和德國的前途。然後他讓黃華代表他來起草聲明。

黃華拿出了已擬好的草稿,引起爭論的有三個地方:一是尼克鬆訪華是誰主動提出的;二是會談中要討論哪些問題;三是來訪的適當時間。基辛格說:“草稿說尼克鬆要求來訪,中國邀請,這樣寫讓人看後覺得尼克鬆總統像個旅遊者,不夠鄭重。而且,美中雙方要討論的問題不應隻是台灣問題,還應該包括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

黃華和章文晉把事情的原委詳述了一遍,又反複說明了作如此表述的理由,但雙方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誰。此時已是淩晨2點了,於是雙方決定明天繼續談。

黃華等人回來後又向周恩來彙報了基辛格的不同意見,周恩來考慮了一下,慢慢地說:“說尼克鬆要求來訪,我們才邀請,他們的麵子是難看,我看就改成‘獲悉’他要來訪,我們就邀請,這就避開了誰是主動的問題。會談中要討論的問題,就在‘謀求兩國關係正常化’後加上‘並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不隻是討論台灣問題;至於來訪的時間,不說具體的,必須靈活安排,就改在5月以前吧。”

7月11日淩晨,毛澤東批準了公告稿本,他很滿意地說:“公告一發表,就會引起世界震動,尼克鬆可能等不到五月就要來了,早點來也好嘛。”

11日,是個星期天,9點40分在釣魚台基辛格駐地舉行了中美最後一次會談,在不可更改的、基辛格等人必須啟程的最後時刻之前又談了3個半小時。基辛格看了中方改過的公報稿後,認為中方設身處地地考慮了美方的意見,草稿和美方的要求異常接近,隻須改一個詞就可以全部接受。他在接受邀請前加上了“愉快地”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