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汗王見百姓帶著禮物湧來,便下馬致謝。
站在道旁手拎銅鑼的百歲老人,見汗王走來,立即丟下槌、鑼,摘下皮氈帽,撲了上去,老淚橫流地呼叫道:“汗王,您可回來了!”
努爾哈赤一愣,連忙將老人扶住,上下打量著銀須白發的老人,剛要張口打聽。老人就拭淚道:“我就是當年李總兵府的更夫孫有!”
老人話音剛落,老汗王撲通雙膝跪下,抱拳謝道:“多謝老人當年救命之恩!”
白胡子老人連哭帶笑地道:“唉!謝什麼,還不是您福大命大。”他趕忙拉起汗王,也不知是哭是笑,用袖子緊擦著鼻涕眼淚,泣不成聲地道:“趕快進城吧,百姓都等著您呢!”
老汗王帶著兵馬,被百姓簇擁進城。當日,家家戶戶拿出過年時的食物,一一招待滿洲官兵。
傍晚,老汗王帶著兩個隨從,來到城西十字街路北的熱鬧小街,在關帝廟西側的一間小土房裏,找到了百歲老人孫有。老汗王進屋,孫有正坐在炕上打瞌睡。土房又低又小,四壁已被煙火熏得亮黑亮黑。五尺長的土炕上,除了鋪著的穀草,一床露著黑乎乎棉絮的舊被子,再沒有其他衣物。汗王的目光從炕上移到炕下,除了看見幾件土盆、土鍋、木勺之外,再沒有看見可口的飯菜、值錢的東西。
老汗王看完,禁不住長歎了一聲。
孫有老人聽到動靜,霍地爬起,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借著窗戶透進來的亮光一看,發現了汗王,立即跪到炕上,道:“謝主隆恩!”
老汗王轉身坐到土炕上,哈哈笑道:“您老人家,可真把我當成皇上啦!”說著將老人攙著坐下。
孫有老人淚眼婆娑地道,“您如今領著千軍萬馬,統管著白山黑水的河山,怎麼不可跟當年的明神宗媲美?”
老汗王道:“我寧肯回到長白山挖參,也不當明神宗那樣的皇上!”
“這倒也是個理兒!”孫有老人讚成地道,“曆代皇上多吃喝玩樂,不問百姓困苦。您可不能當那樣的吸血鬼!”
汗王跟孫有老人談嘮了一陣兒,就叫隨從抬來一架二人抬的小轎,把孫有接到李成梁當年住的總兵府。
當晚就把三間正房,俘獲的衣物,外加一頭紅鬃大馬,十畝好地,都統統送給孫有老人。
孫有搬進新房,老汗王還把一個十七八歲、無家可歸的姑娘留給他,讓姑娘專門侍候老人,歡度晚年。
汗王的賢德感動了周圍的百姓和明軍下級軍官。不久,錦州、大小淩河、鬆山、杏山等四十餘城的守衛官,紛紛率其所屬投奔廣寧,歸順滿洲軍。每天,在通往廣寧的大道上,騎馬的、推車的、抬轎的、挑擔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絡繹不絕。廣寧城成了人的山、人的海。
二月初二,老汗王在總兵府設百桌大宴,款待歸順的各城堡守禦官。他坐在當年李成梁辦理公務的太師椅上,對眾漢官道:“此府,當年是遼東總兵的官府,卑職曾在此為李成梁端茶倒水。可是轉眼五十年,此地又成了我的汗王府,你們說這是何故?”
一個胖得圓圓的、剃過發的鄉紳,滿臉堆笑地道:“這是天意!這是天意!”
有些鄉紳也隨聲附和,七嘴八舌地道:“那是汗王的福分所致,祝汗王萬歲!”
老汗王笑道:“這就且算做天意吧!不過,萬歲的皇帝,一氏的天下,曆史上是沒有的。自夏商以來,秦漢隋唐,五代十國,由宋至元,有一個皇帝是萬歲的嗎?沒有。有一姓一氏統治千年嗎?也沒有。其因何在?”
老汗王環視著大廳裏的武官鄉紳,一個個麵麵相覷。汗王見無人回答,就又笑道:“暴虐無道者,必亡!”接著他曆數起桀王暴虐無道,僅有五百裏地的文王起來,獲得了天下;秦始皇暴虐無道,泗上亭長劉邦單身起來,推翻了秦始皇;大遼的天祚帝,要金太祖起舞而汙辱他,要殺害他,金太祖憤然起兵,奪得大遼的江山;金朝的末代皇帝在蒙古族成吉思汗來叩頭時,看到他相貌不佳,就想殺害他,結果成吉思汗起兵征討,滅掉金朝。最後老汗王道:“從古至今,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的興亡事例甚多。就以南京、北京、汴京而議,那裏就不是一姓一氏盤踞之地,而是女真、蒙古、漢人輪流統治的都城!”
一個中年武將聽罷,馬上站起來道:“當今大明朝的皇上,也是暴虐無道,所以他仗仗都敗。”說著,這位武將,一叩首道,“汗王,您何不趁此良機入關,獨得神州,推翻朱氏王朝,也叫成千上萬百姓舒舒氣!”
老汗王離開座位,走過去,親自為那中年武將斟了一杯酒,讚道:“你不愧是有見解的將官!”
武將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習慣地祝道:“汗王萬歲!”
在座的人也都隨之興奮地祝福:“汗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