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出兵遼陽 又得將帥之才(2 / 2)

張銓驚奇地盯了李永芳一眼,接著轉過身去,麵壁無言。

老汗王見李永芳與張銓相識,就故意躲出屋外,讓李永芳再對張銓進行規勸,伺機收留這個明官。

李永芳笑著把張銓扶起來,接著又把枕頭給他墊在後背,讓侍衛送來兩碗雞蛋湯,親自端給張銓讓其喝下,可是張銓依然默不啟齒。

李永芳笑道:“賢弟,莫非想當陪伴項王至終的虞姬嗎?”

張銓合掌作揖道:“老兄別取笑老弟啦!”他起身又道,“項王雖兵敗垓下,但仍稱其為英雄。我之兵敗而死堪稱何也?”

“大明的忠臣!”

“此忠何益?”

李永芳聽張銓話中有話,就有意引話說:“死後樹碑立傳,流芳千古!”

張銓搖首道:“為賢君之臣,忠之可敬;為昏君效忠,死亦可悲!”

“賢弟此話何意?”

於是,張銓向他透露了京城內幕,說:“自打閹黨魏忠賢得勢後,他的黨羽遍布朝廷內外,而且一個個擔任要職,不少無恥的官吏趨炎附勢,甘願拜在他們的門下,自稱兒子、孫子,見到魏忠賢跪下就稱九千歲,九千九百歲!”他歎息了一聲,沮喪地說:“如今黨內又鬧起‘移宮’,‘紅丸’兩案,弄得朝內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李老兄,我是不願意聽那汙穢之事,才躲出皇宮,來到遼東的!”

“何謂‘移宮’案?”李永芳讓張銓坐下,不解地問道。

“‘移官’,‘紅丸’同出一轍!”張銓接著又道,“神宗在位時,他最寵愛鄭貴妃。鄭貴妃留居乾清宮,侍候神宗。光宗即位後,鄭貴妃理應移出乾清宮,可是自打魏忠賢插手,鄭貴妃一心想當皇太後,她就串通李選侍,要挾光宗皇上,不僅鄭貴妃要當皇太後,李選侍還要做皇後。當時光宗應諾,誰知過了不幾日,光宗皇上吃了一個和尚送的紅丸仙藥,當晚就暴死於皇宮。這樣一方要移官,一方反對移宮;一方對獻藥者治以死罪,一方為之袒護。弄得朝內上下其亂如麻。”張銓說著,掀被而起,憤然道,“如此政局,為誰盡忠報國?”

“那就應改換門庭。”

張銓搖頭道:“我難比老兄,我如今在京內還有五個孩子、妻子和老母。如若歸順滿洲人,就要滿門抄斬,禍滅九族。唉!如今偌大個神州,竟無張某棲身之處!”

“那,老弟下一步棋打算怎麼走呀?”

“上千山,當和尚。”張銓果決地道,他思慮了片刻,又道,“如若汗王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張某可暗中協助!”

老汗王坐在內室,張、李二人的對話,一一聽清。他聽到此處,十分諒解張銓的處境,就慢慢地步出屏風,親自為張銓斟了一杯黃酒,端上道:“張禦史果然是個有識之士,可惜生不逢時啊!”

張銓聽了感激涕零。老汗王見此情景,又道:“老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為汗今日有幸得識君,真如人海得珠啊!”

張銓被感動了,他剛湊近汗王身邊想說什麼,忽然佟養性推門進屋。佟養性與張銓在京有過一麵之識,兩人相見各懷心事,寒暄了一陣,感慨萬端。佟養性聽說張銓要上千山當和尚,甚為惋惜,勸他留下供職。張銓無可奈何地述說了自己的處境。佟養性立即替他向汗王求情道:“汗王,張銓身為京官,落到如此地步,實出無奈。他若上山隱居,就從了他吧。今後若改朝換代,他定會出山!”

老汗王曆來愛惜人才,在佟養性、李永芳的謀劃下,先製造張銓已死的輿論,貼出誅殺張銓的告示,然後改名換姓,把化了裝的張銓偷偷送上千山大廟。

張銓走進祖越寺山門,回首對護送他的李永芳拱拱手,念了兩句詩:進山為出山,靜臥待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