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改名滿洲 重立八旗製(2 / 2)

滿洲的強大,更加引起納林布錄的不安和妒忌。不久,他勾結明朝駐開原總兵馬林,對努爾哈赤施加壓力。

滿洲與大明邊界的暫時安定,使東北各地的女真視赫圖阿拉為聖地,歸附者日益增多。一天,努爾哈赤把牛滿河一帶的薩哈連部的幾十個慕名而來的女真小首領接到城裏,安頓好之後,範文程恰好從“魁星樓”下來。範文程望著一個個興致極高的薩哈連人,對努爾哈赤笑道:“老話說,樹大分權,人多分支。如今赫圖阿拉城裏城外人近十萬,四個旗焉能容得下?”

“那麼依你之見呢?”努爾哈赤頗感興趣地反問道。

範文程道:“十多年前,您曾借鑒先世金朝猛安謀克製,創建四旗,規定每三百人編為一牛錄,每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管理該牛錄的一切事務。如今看來,此製以旗統兵,軍政合一,出則可戰,入則務農,好處甚多。依卑職之見,旗製既然適合時局,不妨將四旗擴為八旗,並將五牛錄合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這樣,固山額真可統領步騎兵七千五百名,稱為旗主。如此建製,您的六萬兵馬,正好是八旗。”

“好主意!好主意!”努爾哈赤連聲讚道,“你真不愧將門之後,真是我的好參謀。”

不久,努爾哈赤采納了範文程的建議,除保留原來的黃、白、紅、藍四旗外,又增設了像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並規定黃、白、藍三旗之標均鑲紅邊,紅旗則鑲白邊,共合為八旗。經各牛錄協議,命代善統領兩紅旗,皇太極統領鑲白旗,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統領鑲藍旗,其長孫杜度統領正白旗,舒爾哈赤的兒子阿敏統領正藍旗,其餘兩黃旗由努爾哈赤親自統領。

與此同時,還在朝中設置了議政五大臣,與八旗選定的旗主一同參與議政。努爾哈赤親自指定額亦都、費英東、何和裏、安費揚古、扈爾漢擔任議政五大臣,眾人對他的這個決定紛紛表示讚同。

在對各將領、大臣進行嘉勉的當天,赫圖阿拉的城民都聚在了城內,由圖魯什、葉克書等人帶領著一夥年輕人跳“慶隆舞”。此舞顯示了女真人的勇猛和朝氣,由八個青年扮成騎士獵手,手中握紮著馬頭、馬尾的竹竿兒,另找一個人身穿黑色獸皮,扮成黑熊。旁邊還站著一位手持紅油簸箕的樂手。當樂手用木筷子刮著簸箕,引吭高歌時,眾人就聞聲齊舞。野獸張牙舞爪,騎士則彎弓而射。隨著樂器發出的節奏的快慢、聲音進行不同的變化,野獸和騎士也會隨著音樂表演出不同的姿勢和神態。最後當音樂到達高潮的時候,領頭的騎士便一箭射出,野獸也應聲倒下,狼狽地大口喘氣。眾人看著精彩的表演,無不放聲大笑。努爾哈赤坐在看台上,也笑得前仰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