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隻顧尋找美軍航母決戰,卻忘了保護增援群。增援群於23日被美軍發現後,指揮官田中果斷地向西北退避,這才避免遭到攻擊。24日12時,日軍的增援群才再次掉頭南下,準備將增援部隊送上瓜島。
8月24日9時35分,增援群到達馬萊塔島以北海域,又被美機發現,瓜島的“仙人掌”航空隊立即起飛,8架“無畏”俯衝轟炸機進行攻擊。日軍增援群中主要的運輸船“金龍丸”號被擊沉,旗艦“神通”號巡洋艦和另1艘驅逐艦被炸傷。不久,從聖埃斯皮裏圖島起飛的B-17轟炸機也趕來助戰,將“睦月”號驅逐艦擊沉。
顯然,在美軍轟炸機眼皮底下向瓜島進行大規模運輸是不現實的。正在此時,拉包爾給田中發來急電,命令他取消原定行動,立刻返回肖特蘭。
直到此時,日軍才認識到海軍大部隊已經撤離,沒有足夠的空中力量壓製美基地航空兵力,不能保證大規模運輸的安全。因此,他們必須放棄依靠船隊增兵瓜島的念頭,尋找其他可靠的運輸方式。
8月29日上午,返回肖特蘭島的田中遇見原定要指揮對亨德森機場第二次進攻的川口。川口剛剛取道拉包爾抵達肖特蘭。他一見到田中,就要求海軍盡快把他的3500人運上瓜島。田中吃過美軍轟炸機的苦頭,因此勸說川口改乘驅逐艦。川口開始不答應,並嘲笑田中說:“你知道一木支隊為什麼全軍覆滅嗎?就是因為他們乘驅逐艦,沒能帶上足夠的裝備和糧食。”
但田中毫不退讓,雙方爭論了一整天,最終不歡而散。次日,他們繼續就如何運送部隊到瓜島進行商討。田中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反複說沒有飛機的掩護,乘坐運輸船等於白白送命。川口最終同意了田中的意見。
意見統一後,川口把手下的軍官集中在運輸艦的飯廳裏,告訴他們要換乘驅逐艦去瓜島。但聯隊長岡明之助大佐認為即使改乘驅逐艦也很危險,他說:“我認為不如乘小汽艇好,我們可以秘密地在島與島之間迂回行動。”
天氣熱得使人喘不過氣,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對於是乘坐驅逐艦還是小汽艇爭論不休。為了盡快行動,川口最後作了妥協,他說:“我本人率主力部隊乘驅逐艦去瓜島,司令部人員和第一大隊則由岡明之助大佐率領,乘汽艇前往瓜達卡納爾。”
說罷,川口走到一幅巨大的地圖前,具體地布置了任務:川口本人率領2400人乘坐驅逐艦,在塔伊烏角即一木曾經登陸的地方上岸。岡明大佐及其餘的1100人乘汽艇在亨德森機場西麵16公裏左右的卡庫姆被納登陸。一旦登陸成功,從這兩地出發,川口與岡明兩人將同時向縱深挺進,包抄到亨德森機場後麵,聯合進攻。
受所羅門群島海戰的影響,日軍最終改變了用運輸艦輸送登陸部隊上島的既定計劃,而是改用驅逐艦和快艇運兵。日軍將這種輸送登陸兵的方式稱為“東京快車”,美軍則戲稱為“老鼠運輸”。
8月30日,第一批增援瓜島的日軍開始出發。指揮官川口站在一個裝蘋果酒的空箱子上,對部下作了簡單的戰鬥動員,他說:
“諸位,我認為,我們的信仰就是我們的力量。英勇作戰者從不懷疑能否取得勝利,要航行300海裏才到達戰場,很可能在途中就遭到敵人攻擊。我們必須做好這方麵的思想準備。不過,我們是受過訓練的,難道不是嗎?我向你們全體發誓,一定要粉碎敵人,向瓜達卡納爾島挺進,最終奪取它。”
“向瓜達卡納爾島挺進!”
“我們莊嚴宣誓,一定血戰到底!”一個軍官高呼,舉杯祝酒。
岡明之助大佐舉杯向川口將軍,預祝聯合進攻成功。
當天午夜,川口支隊全體人員都改乘驅逐艦或汽艇,向瓜島進發。8艘驅逐艦成並列隊形,以26海裏的時速朝東南方駛去。在船艙裏,機聲震耳,熱得令人窒息。天空陰沉沉的,濃雲密布,海水不時打上甲板。
入夜,船隊漸漸抵近瓜島。驅逐艦猛烈地顛簸著,在黑暗中全速前進。它們的航跡猶如無窮無盡的煙花。水麵上,億萬螢火蟲在來回飛舞。在半海裏外幽然出現了陸地的黑影,這就是瓜島的塔伊烏角。
汽艇和劃艇被放下水麵,士兵們悄無聲息地下到小艇上,踉踉蹌蹌地走上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