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再次調兵瓜島(2 / 2)

“沒有問題,我們的後方補給在拉包爾,而不在日本本土。這個你懂嗎?”山本板著嚴肅的臉,胸有成竹地說。

山本五十六率領艦隊繼續南行,於8月20日駛抵南太平洋海域的拉包爾基地。他立即同第17軍計謀協同奪回瓜島,殲滅美軍在瓜島的艦隊。山本的作戰計劃是:以一木分艦隊的殘部和山口艦隊的主力,配合聯合艦隊,共有各型戰艦80餘艘,官兵8000餘名,突擊奪島,誘殲美艦,雪洗中途島戰役失敗的恥辱。

8月21日,天剛破曉,朝暉映在海麵上,遠處波光粼粼。山本五十六率領“五把尖刀”劈開黎明的海麵,駛離特魯克軍港。8月23日,龐大的艦隊集結在所羅門群島東北200海裏的洋麵上,伺機反撲。

然而,這隻是山本五十六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他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脫盟軍的監視。早在薩沃島海戰結束後,盟軍深切感到,如果不能掌握瓜島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就無法對島上部隊進行補給和增援,那樣瓜島也將得而複失。鑒於薩沃島海戰中損失慘重,海軍作戰部長諾克斯上將決定從美國本土及珍珠港等地區抽調艦艇加強南太平洋的盟軍力量。但這些艦艇尚未到達,澳大利亞在所羅門群島各島嶼所設立的海岸偵察哨就報告說:“日軍已在特魯克海區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其編成為2艘至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20餘艘驅逐艦,15艘大型運輸艦,160多架岸基轟炸機和戰鬥機。”

日軍聯合艦隊主力從特魯克南下,顯然極有可能采取重大行動。如果日軍的企圖如願以償,瓜島上的美軍不僅因喪失補給而陷入坐以待斃的絕境,而且還將喪失瓜島這一重要的攻占所羅門群島的前哨陣地,從而導致“瞭望塔”戰役計劃的垮台。

盟軍南太平洋地區司令官戈姆利立即指令南太平洋海軍司令弗萊徹海軍中將,務必保護通往所羅門群島的航線,並籌劃迎敵之策。同時令第61特混編隊緊急趕往瓜島水域。又應戈姆利請求,從珍珠港增調航空母艦“大黃蜂”號,前往瓜島。

海軍總司令金上將得知南太平洋的有關情況後,萬分焦急。他擔心弗萊徹的實力太弱,不足以抵抗日軍的攻勢。於是,他緊急命令剛下水的3.5萬噸級的戰列艦“南達科他”號和“華盛頓”號以及擔任護航的巡洋艦、驅逐艦,全部出動,取道巴拿馬運河,晝夜趕赴瓜島海域。

與此同時,駐紮在瓜島機場上的美軍兩個戰鬥機和轟炸機中隊,奉命24小時警戒,嚴密地監視著周圍敵機的動向。

瓜島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令人驚恐不安的突然襲擊和夜間日軍驅逐艦的摧毀性炮擊,以及日軍水上飛機頻繁騷擾,都預示著一場大戰即將來臨。整個島上充滿了恐怖的氣氛。

一位著名的曆史學家說:一支小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對遙遠的南太平洋島上的一座叢林機場的突然襲擊,本來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軍事行動,但現在卻要發展為一場決定太平洋戰爭前途命運的大海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