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我告訴了大家,在這片雖然危機四伏但食物卻異常豐盛的鬆林裏,這位老謀深算又百事通曉的老烏鴉是怎麼生活的。而在這個老鷹巢裏,它們夫妻每年都要生育一大窩孩子,當大部隊集合而來時,它自然成為這裏的鴉王。但我還是得說一下,很可惜,我一直都沒能從眾多烏鴉中區分出哪一隻是鴉後。
六月底,就是烏鴉大部隊集合的時間。這時的小烏鴉已與它們的父母幾乎是一般個頭了,個個展著幼嫩的翅膀,嬌聲嬌氣地嬉鬧著。它們跟隨著長輩飛向老鬆林,進入它們的世界、它們的學校。這所鬆林學校讓它們學得群居的安全,學得停息在高而隱蔽的樹枝間才穩妥。在這裏,它們不但學得生活中各樣成功的秘訣,還認識到即使一次極小的疏忽所致的失敗都可能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開始兩周,小烏鴉們相互熟悉,因為每一隻烏鴉得認識鴉群裏的所有成員;它們的父母也借著這個時候稍作休息,再說它們已基本完成了做父母的撫養責任,該讓孩子自食其力了。這時,你就能看到一排排的小家夥棲息在一根樹枝上,很是有序。
這之後的時節就是換羽期,老烏鴉會在這段時間裏進入焦躁的“更年期”,但你也不用擔心它們的不安情緒會影響到小烏鴉們的訓練日程。不過嚴格的訓練難免會有懲罰和責備,那些在鳥窩裏被嬌寵慣了的小烏鴉有時候會感到不適應。然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銀點兒遇上這樣的小烏鴉時,就會拿出老話來告誡它們:“這都是為你們好呀!”
從老銀點兒每天早上對孩子們的親自授課來看,它的確是一位很出色的導師,雖然我不知道它的演講內容是什麼,但從小烏鴉們聽得專注的模樣也可以猜測出那是堂妙語連珠、生動有趣的課。集中授課結束以後,它們就會很有序地按照年齡和體力分成三隊,由自己的父母帶領著,進行糧草的籌集工作。
秋天到了,草兒和落葉樹悄悄地由綠色變成了黃色。而小烏鴉們也在鬆林校園裏茁壯成長,不光是掌握了烏鴉必須要學的技能,身體也開始有了變化。比如:它們的眼球由淡藍色的虹彩變成了深褐色。這種變化標誌著它們不再是隻知吃喝的嫩鴉,而是穩重得體的成年烏鴉了。這時,它們早已養成了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的習慣,同時也承接了烏鴉特有的值班放哨的風俗。當然,萬事亨通的老銀點兒不會忘記教給它們分辨手槍和手杖的能力,不會忘記教給它們關於羅網的危害,不會忘記講授線蟲和嫩玉米的專門課程。因而這些小家夥懂得見到那些又老又胖的大個兒農婦時用不著驚慌,而要是遇上她們的兒子,雖然個頭小得多,但必須得躲開。它們還能夠把男孩子和女孩子準確地區分開來。它們知道雨傘不是槍,而且還能夠從零數到六。這對於它們來說是很了不起的,不過老銀點兒可以數到三十那麼多哦!小家夥們在老銀點兒的教導下,知道火藥味是什麼樣的,指得出老鐵杉的南麵是哪個方位。不知道它們畢業的時候有沒有舉行畢業典禮、有沒有學位頒授,但我知道它們一定為能成為老銀點兒烏鴉隊伍中的一員而驕傲。看得出來,它們嚴格遵照了老銀點兒定下的規矩,在飛行中總會連收三下翅膀,讓動作更幹淨利落。它們還學會了在狐狸的進餐時間怎樣去攪擾一番後,又迅速逃離現場。它們學會了躲開必勝鳥或紫燕襲擊的各種方法,這是烏鴉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因為老烏鴉會告訴所有的小烏鴉,千萬別和那些小無賴爭鬥,就像賣蘋果的老太太無法去抓掀翻她蘋果筐的頑皮蛋一個道理。當情況發生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飛進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