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西十九號街上有一個大馬廄,從那裏的側門穿過去,然後從裏麵狹長的閣樓長梯攀上去,你就能聞到一股從幹草和畜舍裏飄出的淡淡氣味。畜舍是經常打掃的,所以即使空氣中夾雜著食料,讓人聞了,也會覺得甜甜的,並沒有讓人想轉頭離去的那種刺鼻的感覺。一直向南端走下去,你很快就能走到盡頭,因為主人用牆把它封住了。正當你失望時,你會聽到從閣樓的頂端傳來的熟悉的聲音,“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然後你會很好奇地走向前,“噗噗噗”的撲翅聲也進入了你的耳朵,就像誰特意安排它們依次加入到歡迎你的行列來一樣,讓你知道已來到了養鴿房。

這不是一般的家庭養鴿房,而是名聲很響亮的信鴿之家,這裏世代以訓練、飼養最優秀的信鴿為榮。今天鴿房的主人邀我來這裏,是希望我作為一個沒有偏見的局外人來當裁判,參加評定有五十隻幼鴿參加的信鴿初級篩選賽。

這是專門為幼鴿舉辦的訓練測試。在比賽前,幼鴿們已做過相當的準備:在它們父母的帶領下進行短程飛行,停在某一地後被放飛,讓它們自行擇路回家。今天這次比賽是在沒有任何老鴿帶領的情況下進行的。起飛地點是美國新澤西州伊麗莎白城,這對於它們的“獨立性”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考驗,要是中途發生了什麼意外,命都會丟的。所以,我總覺得這種賽事未免殘忍了點兒。“不能這麼說,這正是我們淘汰條件差的鴿子的有效方法。”鴿房的主人說。

飛行比賽的要求極為苛刻,比如鴿房的主人要在返回來的鴿子中選出最優秀的,即從中選出誰是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名並不是第一隻飛回來的鴿子,而是最先準確無誤地飛進鴿房裏的那一隻。因為要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信件攜帶員,最首要的條件就是飛回報信者的家,而不是回到附近轉圈子。要是這樣的話,它就是隻一無是處的鴿子。周圍的養鴿人和對這場比賽有興趣的所有人,往往都會在比賽前就在心中瞄好一隻,然後投下一筆錢。今天授予我的重要任務就是判定誰是這筆獎金的領取者。

在很早以前,大家就把那些能識歸途的鴿子統稱為“攜帶者”,因為它們身上還擔負著信息的傳遞工作,即天空聯絡員。可是在這個地方,要是稱它們為攜帶者,一定會招來一片笑語。這裏的人通常會把那些身上帶有好笑贅肉的生物或者某些觀賞鳥叫成那個名字。而攜帶信息的鴿子,人們會稱它們為傳信鴿或信鴿——就是那種總能找到回家的路的鴿子。

信鴿是鳥類中最樸素的了,它們沒有特別的羽毛,也沒有那些能讓它們在鳥展上脫穎而出的某種花俏裝飾。人們養育它們並不是為了當前的某類流行,而是衝著它們的速度、毅力、智力和天賦而去的。信鴿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得保持對家的方向感,確保每一次任務完成後都能返回家。據科學家說,方向感隻限於耳朵中脆骨很多的內耳生物,而沒有哪種生物會比一隻優秀的傳信鴿具有更強的方向感和方位感了。要是不信,可以翻看它們的耳朵,在它們耳朵的上方都能找到一個大凸點。還有一點就是它們那對完美的翅膀,這是它們用來完成對家的熱愛、體現其高貴品質的裝置。

比賽開始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一刻。要是你在場邊看到那片轟動的場景,一定會有和我一樣激動的心情。比賽前,鴿房主人提醒我:“它們十二點整出發,約莫半個鍾頭的樣子返回。但你得特別留意,因為它們會像旋風一樣飛進來,可能等到它們都飛進來了,你才能看得到。”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我隻留了鴿房正中一扇最小的鴿門,而將周圍多餘的側門通通緊閉。同時,我還得屏住呼吸,時刻準備迎接第一個到達者,然後迅速把門關上。雖然我知道在場的目擊者很多,但為了公平、準確,我必須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