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秋狩(1 / 2)

吳敬齋隨常茂來到了前廳,二人有說有笑仿若老友一般。

這孩子往後有了常茂的照拂,往後倒也可以放心不少,常茂看似武人,實則心思縝密,在朝中能玩轉的過他的屈指可數,吳敬齋嘴上答著話,心裏在暗自思量著。

一般大戶人家婚嫁禮數頗多,細微處要注意的地方不說,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禮總是繞不過去的,更遑論鄭國公府這樣的顯赫名門了,顏安和常樂兒雖然是因緣巧合之下結識的,現在又有天子賜婚,但形式還是要走上一遍的。

“國公爺,有件事想要與你商議一下!”吳敬齋開口說道。

“有話就說,這以後就是親家了,說什麼商議不商議的,生分。”常茂喝了一口茶,揮揮手毫不在意地說道。

吳敬齋在京城不能待太久,要是按照六禮的順序慢慢來的話,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了,今天來之前他就帶上了媒人,準備今天把該忙的都忙完。

“我這次來京不能停留太久,您看這請期之前的事咱們就一塊兒辦了行不行,當然了,要是國公爺感覺倉促的話那就當我沒說。”

常茂側耳聽了半天,原來就這事,說道:“我們這些刷槍弄棒的不在乎這個,就按你說的辦就好。”

常茂既已首肯,在吳敬齋的授意下,媒人上前開始進行一係列的流程,本來是要卜卦看男女雙方八字是否相夾、可有相衝之處的,但這是天子賜婚,還卜個什麼東西,卜得吉兆還行,如果不是的話可怎麼辦,所以這一步媒人稍微應付了一下就跳過去了。

接下來下聘書、禮書,一圈子忙下來,那媒人已經快累的直不起腰了,她幹了半輩子也沒遇見過今天這樣的,在她想來要是雙方願意,估計今天就抬新娘子過門都不是問題。

等顏安和常樂兒來到這的時候,吳敬齋和常茂都已經商量好婚期了,日子就定在了來年的正月十四,離現在還有四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婚期定下來之後,吳敬齋沒有在京多做停留,第二日就回了江南。

現在已經是深秋,眼看著這一年就要過去,對於很多人來說,今年都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相對安穩的一年,除了江南鬧了場水災之外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今年北邊的韃靼和瓦剌也很配合,並沒有大規模的滋擾邊關,朱棣修身養性了一年,這對於狂熱好戰分子朱棣來說實在是難得。

今天上朝時,朱棣突然向大家宣布了一個消息,三日後在京郊舉辦一次秋狩,在京為官者及四品以上官員的子侄,弓馬嫻熟者皆可參加。

誰都不知道皇上為什麼會突發奇想來這麼一出,不過就這事來說,大家還是雙手讚成的,朱棣骨子裏是個尚武的皇帝,要是自家子侄在這次秋狩中表現突出的話,從此一飛衝天也未可知。

對於張輔一類的人來說,他們的子侄自然無需去爭奪這個露臉的機會,可這類人畢竟是少數,於是這兩天各家府邸都上演了全武行,街上再難見到紈絝子弟無所事事的身影,但凡會些拳腳的都被他們老爹關在府中練習騎馬射箭。

這種好事常樂兒沒有理由不知道,自打她聽到這個消息,就開始整天纏著常茂,吵嚷著她也要參加,說是要讓人看看什麼叫巾幗不讓須眉,常茂這兩天就沒有一刻清淨的時候,最後實在是沒辦法,隻好點頭答應了。

自從上次被刺殺,顏安在朱棣麵前露了那麼一手,所以這次朱棣特意點名讓他也參加秋狩,在文官中享有這一殊榮的就顏安一個,除此之外別無分號。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紀綱這幾天把郊外一大片的山林裏裏外外搜索了四五遍,外圍有大批的錦衣衛警戒,裏麵也安插了不少暗哨,可以說這一大片的山林現在全部落入了紀綱的掌握之中,有幾隻鳥兒飛進飛出他都能了如指掌。

當天,朱棣穿上了他久違的戰甲,腰懸長劍背負彎弓,猩紅色的披風被風吹的獵獵作響,那位叱吒疆場的永樂大帝又回來了,參加秋狩的人早早的就在午門外等候了,當朱棣騎著一匹棗紅大馬出現的時候,周圍響起一片稱頌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