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現金流代表著真金白銀(2 / 2)

為什麼說自由現金流是真金白銀呢?巴菲特說,因為它不用投資者後續投入,也不用企業舉債經營,就能實現業績和現金流的增長,至少也能保持穩定在過去的相對水平上。毫無疑問,這樣的企業當然就是投資者眼裏的好股票了。

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1999年巴菲特投資TCA電信公司時,該股票的內在價值已經很高了,但巴菲特看到它每年都能產生1億美元以上的自由現金流,還是禁不住誘惑買了下來。如果按照巴菲特一貫的投資原則,該企業是怎麼也不符合巴菲特買便宜股的投資思路的,這個案例可以看作是一個特例。後來,COX電信公司巨額收購了TCA電信公司,巴菲特成功脫手,從中狠狠地賺了一筆。

巴菲特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演講時說,他並不關心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並且他告誡同學們說,投資領域你最主要的是搞清楚那些最重要的、自己能夠搞懂的東西,對那些既不重要、又難以搞懂的東西忘了它才是對的。就伯克希爾公司而言,從來就不會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感覺來決定買或者不買某家企業。

舉個例子來說,1972年伯克希爾公司購買喜詩糖果公司後不久,政府就實施了價格管製。可是這又怎麼樣呢?如果當初伯克希爾公司因為政府要實行價格管製的原因沒有購買喜詩糖果公司,那就會錯過一筆大生意——當初購買喜詩糖果公司時的價格是2500萬美元,而現在該公司的稅前利潤高達6000萬美元。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8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當年伯克希爾公司旗下的7個非金融行業的主要企業的獲利水平,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稅之前高達1.8億美元,扣除區區200萬美元的利息後,稅前利潤高達1.78億美元,即使上交了所得稅淨利潤還有1億美元,股東權益投資報酬率平均高達57%!要知道,這些可是真正的真金白銀啊!

更不用說,這7家企業過去10年來的內在價值增長率都要高於賬麵價值增長率,這是巴菲特感到更滿意的地方。

毫無疑問,內在價值增長率高於賬麵價值增長率,與這些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自由現金流是分不開的。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企業的自由現金流代表著真金白銀,這是企業內在價值高於賬麵價值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巴菲特根據企業內在價值來投資股票,自然而然地就會注重考察自由現金流這個外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