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寒歌陌為隱凰城算計,死在了戰場上,此事斷然無法善了,憑著漠國的行事作風,定然是要不可開交。
而華國原本就式微,如今連唯一的繼承人都折在了這一場大戰中,還丟了城池,失守國門,此後隻會更加的一蹶不振。
他縱然想不出來,到底這一場拉鋸之中,誰能成為最後的勝者,卻也知道時機稍縱即逝,瞬息萬變的道理。
大隋縱然發展迅速,卻終究根基尚淺,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隻怕此後便會被旁人遠遠的甩在後邊。
縱然他對於大隋不曾有任何的私人感情,可如今那裏確實已是他的歸宿,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他都不希望看到有朝一日,大隋淪落到與今日華國的下場相同。
指尖砥礪過粗糙樹皮,他歎息了一聲,隻覺前途渺茫。
原本他此生會如同所有世家子弟一樣,過得妥帖安穩而枯燥乏味,可一切都在一人的一念之間,翻天覆地的改變。
縱然一路走來,他也高拜過王侯將相,可到底什麼才是他想要的?什麼又是他該做的?他一直從未清楚過,反而隻是被動的招架不時湧起的風浪。
或許這就是紅塵眾人,大多都難以違逆的,渾渾噩噩的順水而行,一路追隨著旁人的腳步,隻求安然無恙。
曾經撫國未曾四分五裂之時,他的目標是擁護明主,跟隨在正確的人左右,成就一番千秋功業。
後來撫國沒有了,明主也早已成了泡影,他再次回了北地,擁立在小陛下的身邊,隻想著能夠重新彌補心中未完成的缺憾,將陛下撫養成人,護住北襄屹立不倒,重新一整撫國舊日河山。
這這東西是曾經就是他的全部,可如今旦暮之間,這些都成了逝去已久的前塵過往,這一次,身在風浪漩渦之中,失了外力左右安排,他又該如何選擇才算正確?
心底彷徨,他顯見的迷茫空洞,隻覺得非要選一個什麼路去走的話,似乎擺在他麵前的選擇並不算多。
……
姑蘇應錦忙至深夜未歇,雖然這座城池如今已在隱凰城的掌握之中,可他卻並不清閑,反而因此更加忙碌。
甚至具體說來,他隻操心隱凰城與穆國之事便已分身乏術,連這座新得的城池,都顧不上親自打理,隻得交到姑蘇子複的手上。
縱然他對這個兒子並不親密,但該有的了解還是未曾丟掉的。
他從不曾小瞧姑蘇子複,相反確信此人若是有心在此,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這一點即便是他心中更屬意於姑蘇亦水,也是毋庸置疑的。
隻是越是身懷天賦之人,越是令人難以捉摸,他隻能對其用之,束之,放之,防之。
燈影下照的人格外冷峻,如今的情勢並不算好,縱然隱凰城占了這座城,滅了寒歌陌,可這依舊不能代表一切就會暢通無阻順風順水。
且不說漠國得到消息後會如何的瘋狂進攻複仇,就隻單是一個痕跡腐朽的華國,也足以夠他再三斟酌。
畢竟如今雖占了華國的城池,手握十萬大軍,但仍舊是四麵受敵,被人深困在了腹地之中。
介時華國再次動兵,過來討還城池,隻怕局勢不會樂觀到哪裏,畢竟另有糧草一事,如今成了困住他們腳步的重大問題。
他縱然想過了許多,設計了許多,但仍舊是凡人,做不到算無遺漏,比如她會帶人偷襲,燒了漠國糧草,隻這一點,如今就已經成為了最大的難處。
縱然他下能人異士再多,可也沒有辦法能帶著大批的糧草,千裏迢迢跋山涉水的來支援戰局。
此事緊急程度,當排第一。
十萬大軍在手上,每日少的了一日三餐,若是不能夠養起這些兵馬,仗還要如何打?
他緊蹙了眉心,幾次三番的提筆又落下。
如今穆國的大軍,隻能依靠著城中搜刮而來的糧食,勉強支撐下去,可這終究是有限的,不能夠找出何時的解決路徑,一切都隻會驟轉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