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調虎離山(1 / 2)

曠繼勳以小博大,仰仗的還是李清的半把戰刀。

黃昏時分,以急行軍從安鄉趕來的紅十一軍主力到達保河堤,在國軍的兩側和背麵悄悄地潛伏起來,暗中對敵實施了包圍。

沉浸在猛攻的快感中的國軍,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被合圍。

曠繼勳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地包圍敵人,為的是怕打草驚蛇,引起敵人的警覺,他要讓敵人不至於狗急跳牆,放心地在保河堤過夜。

曠繼勳要的就是這一點,他要在夜裏將戰刀捅進敵人的心髒。

黃昏時分,氣急敗壞的國軍組織一個營的兵力,向紅軍陣地地動了當天的最後一次衝鋒,被紅軍狠狠地打退,然後,在一片鍋碗瓢盆聲中,山上的紅軍和山下的國軍吃起了晚飯。

民以食為天,再大的事,也得讓位與祭祀五髒廟的活動,雙方明白,今天的戰鬥告一段落了。

夜幕降臨了。

當晚月黑風高,很適合殺人放火。曠繼勳命令紅軍利用黑暗的掩護,搶占有利地形,正式將敵人包圍起來。

前去增援安鄉的國軍已經得到了安鄉失守,常德援軍全軍覆沒的消息,38師師長大驚失色,繼續前進已經失去意義,他下意識地想到了趕緊撤軍,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命令將減員嚴重的臨澧和澧縣的國軍編入38師,同時命令38師開往常德,以補常德守軍之不足。

38師師長收到電報的時候,天色慢慢變黑了。考慮到共軍近在咫尺,夜戰有不如對方,他決定就地安營紮寨,天一亮放棄東進,轉而向南邊的常德進發。

由於近來紅軍頻繁的夜襲,國軍莫名其妙的損失了好幾個旅,交過學費的國軍已經知道,共軍有一支非常善於偷襲的強悍軍隊,雖然具體情報不清楚,但戰刀這個名字已經傳開了。

從常德援軍被全殲的情形看,可以肯定是戰刀做的,誰能保證,打完收工的戰刀不會出現在保河堤呢?

一想到可怕得戰刀,38師師長不寒而栗,為了保命,他命令部隊和衣而臥,枕戈待旦,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進行火力警戒。

為此,38師組織了20人的巡邏隊30支,保證任何時候都有15支巡邏隊在巡邏;同時還在各要害部位布置明暗崗哨,埋設地雷;製定了口令,凡是口令對不上的人,格殺勿論;最後,在營區每隔一定距離,點上一個火堆,有專人看守,照亮整個營區,不給共軍一絲可資隱蔽的黑暗。

一係列命令下達之後,38師師長終於鬆了一口氣,看著鐵桶相似的軍營,安全感自然而然地上升了。

然而,一切注定是徒勞。

李清帶著戰刀化裝成國民黨士兵,利用吃飯較混亂的時機,化整為零,成功地混入國軍之中。

吃過國軍的工作餐之後,戰刀們接到了各種不同的命令,有的進入了巡邏隊,有的負責放哨,有的埋地雷,有的看火堆……38師師長開門揖盜,他的良苦苦心,完全白費了。

但國軍還是蠻有安全感的,至少在他們看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當然,戰刀已經化整為零,沒能形成規模優勢,敵人接連失敗,已成驚弓之鳥,異常敏感,李清知道,今天晚上的目標是把水攪渾,而不是殲敵,以200人消滅一個師,戰刀在厲害,也不可能完成,很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