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方針一經製訂,紅軍上下立即行動起來,所有反圍剿的準備業已就緒,特戰營整裝待發。
三路來敵,隻能擇其一路,擊其一部,振奮紅軍的士氣,打擊敵人的氣焰。在如何殲敵上,軍團部給鄧紹良最大的自主權,隻問結果,不問過程。
鄧紹良選擇進犯華容的敵14師53旅作為攻擊對象。獵物既已鎖定,特戰營成戰鬥隊形,立即出發,隨後,段德昌帥紅六軍跟進,準備隨時增援。
鄧紹良一路急行軍,星夜兼程,往華容行進。當它趕到華容縣境丁家嶺時,先頭部隊傳來緊急情報,敵53旅所部113團一營作為先頭部隊,正在靠近,距丁家嶺不足50公裏,53旅主力尚在縣城,沒有行軍動向,估計準備在華容縣城過夜。
鄧紹良對於送上門的開胃菜,沒道理不接受的。特戰營被紅二軍團和段德昌寄予厚望,它的成敗關係著今後蘇區的走向,意義十分重大。
首戰必須成功。
一個營的敵軍對於三百虎狼之師來說,是小菜一碟。雖然鄧紹良以消滅53旅為目標,但絲毫不介意花點時間打個小仗。
鄧紹良命令特戰營就地布防,全軍抓緊時間在公路上及其兩側布設陷阱、機關,半個小時後,特戰營布防完畢。
按照鄧紹良的部署,特戰營六個大隊,潘文帶領六大隊埋伏在最前頭公路拐角處,負責放進敵人後紮緊口袋,老幺王富貴帶五大隊埋伏在包圍圈的阻敵前進,鄧紹良,李清,劉小四和李平各帶一個大隊,埋伏在公路兩側。
為了不驚動53旅主力,鄧紹良命令盡量不要用槍。原來特戰營每人備有一把弩,配箭十支,*練純熟,可以說殺人於無形,成為居家旅行、殺人滅口的利器。加上布置的陷阱、機關,還有打擊的突然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區區一500之營,絕對不是空想。
各就各位之後,特戰營以逸待勞,靜靜地等著敵人上門。
113團一營無疑是53旅中最倒黴的一個營了,至少全營上下都這麼認為,放著好房子讓別人住了,好東西被別人搶了,不就是最後一個進城的嗎?這還不算,人家休息了自己還得受苦受累,居然被派出來偵查地形敵情,有沒有搞錯,華容縣可是共產黨的地盤啊,賀龍,段德昌那一個是好惹的?萬一碰上了,就這一個營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這哪是偵查呀,這分明是去找閻王爺的麻煩。
軍令如山!
盡管一百個不願意,一營還是出發了,他們戰戰兢兢的前行,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讓他們小心肝怦怦直跳,營長是個小胡子,叼著根煙,有一句沒一句地罵罵咧咧,發泄著心中的不滿,抱怨天妒英才,在看著士兵那熊樣,心頭火氣就更大了。不時找個由子罵上個把士兵,成為小胡子行軍途中唯一的消遣方式。
小胡子渾然未覺,他的一營有半隻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