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曹錕的氣節(2 / 2)

高淩蔚也奉日本人之命前來拜訪,並成功混進了曹家大門。當時曹錕正躺在炕上抽大煙,看見漢奸高淩蔚,不禁勃然大怒,把煙槍往地上一摔怒吼道:“你給我滾出去!往後不許你登曹家的門!”眼見老長官震怒不已,高淩蔚嚇得渾身哆嗦,一個字也不敢說,就被幾個侍從架出去了。從此,高淩蔚也不敢再來曹家露麵了。

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國民黨軍隊,在徐州台兒莊附近集中了40萬優勢兵力進行“台兒莊會戰”,共殲滅被包圍的日軍磯穀師團8000多人及增援的板垣師團3000多人。這是中國軍民在抗戰初期奪取的一次難得的重大勝利,意義非同小可。

時已年邁的曹錕,聽到台兒莊大捷的消息後,像小孩子一樣無比興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連聲說:“我就不信,我們還打不過那小日本!”

1938年5月,曹錕因感冒轉成肺炎,經醫治無效,於5月17日在天津英租界泉山裏四夫人劉鳳瑋寓所病故,終年76歲。臨終前,心係國家命運的曹錕還對女兒曹士英說:“台兒莊大勝之後,希望國軍能乘勝收複失土,餘雖不得見,亦可瞑目。”

因為保持晚節,曹錕死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往悼念,葬禮舉行得十分隆重。同樣堅持不當漢奸的吳佩孚派夫人張佩蘭赴天津吊喪,他本人因奉行不納妾、不斂財、不出洋、不走租界的“四不主義”,不肯進天津英租界,故在北平身穿重孝遙祭曹錕。

1938年6月16日,在停靈祭拜一個月後,曹錕的家人及其舊僚為他舉行了出殯儀式。曹錕的靈柩暫厝於天津英國公墓。國民黨政府有感於曹錕拒絕與日本人合作,在6月14日發布特別訓令,予以表彰,並追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

縱觀曹錕一生,既風光無限,又曆盡浮沉。賄選直接引發了第二次直奉戰爭,一係列影響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隨之相繼發生。晚年的曹錕堅決抵製日本的誘降,向國人和曆史交上了最後的答卷,為自己書寫了最後的光榮。

錢劍鳴在《晚節不虧的曹錕》一文中,於結尾處賦詩七絕一首肯定曹錕:“賄選當年釀醜聞,誰知一發動全身。世事滄桑豈能料,晚香依舊在津門。”

§§段祺瑞:三造共和的末路英雄

段祺瑞一生與共和聯係最為密切,為了中國走向共和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曾4次發電逼迫清帝退位,三番五次奉勸袁世凱放棄稱帝打算並以行動抵抗,後以武力趕走張勳。段祺瑞以實際行動倡導共和、維護共和,這一點足以使他名存中華民族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