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最後一章講間諜,“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把間諜的作用提到“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的高度上。東吳周魴能夠使曹休如此深信不疑,以致賈逵看穿了他截發為誓的假象,也不為所動,這樣爐火純青的間諜功夫,和迷惑曹休到如醉如癡程度的魅力,可算是最上乘的間諜表演了。
忽報建威將軍賈逵來見。休令入,問曰:“汝此來何為?”逵曰:“某料東吳之兵,必盡屯於皖城。都督不可輕進,待某兩下夾攻,賊兵可破矣。”休怒曰:“汝欲奪吾功耶?”逵曰:“某聞周魴截發為誓,此乃詐也。首要離斷臂,刺殺慶忌,未可深信。”休大怒曰:“我正欲進兵,汝何出此言,以慢軍心?”叱左右推出斬之。眾將告曰:“未及進兵,先斬大將,於軍不利,且乞暫免。”休從之,將賈逵兵留在寨中調用,自引一軍來取東關。時周魴聽知賈逵削去兵權,暗喜曰:“曹休若用賈逵之言,則東吳敗矣。今天使我成功也!”即遣人密到皖城,報知陸遜。遜喚諸將聽令,曰:“前麵石亭,雖是山路,足可埋伏。早先去占石亭闊處,布成陣勢,以待魏軍。”遂令徐盛為先鋒,引兵前進。
卻說曹休命周魴引兵而進。正行間,休問曰:“前至何處?”魴曰:“前麵石亭也,堪以屯兵。”休從之,遂率大軍並車仗等器,盡赴石亭駐紮。次日,哨馬報道:“前麵吳兵,不知多少,據住山口。”休大驚曰:“周魴言無兵,為何有準備?”急尋魴問之。人報:“周魴引數十人,不知何處去了。”休大悔曰:“吾中賊之計矣!雖然如此,亦不足懼。”遂令大將張普為先鋒,引數千兵來與吳兵交戰。兩陣對圓,張普出馬罵曰:“賊將蚤降!”徐盛出馬相迎。戰無數合,普抵敵不住,勒馬收兵,回見曹休,言徐盛勇不可當。休曰:“吾當以奇兵勝之。”就令張普引二萬軍伏於石亭之南,又令薛喬引二萬軍伏於石亭之北。“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戰,卻佯輸詐敗,誘到北山之前,放炮為號,三麵夾攻,必獲大勝。”二將受計,各引二萬軍到晚埋伏去了。
什麼將軍帶出什麼樣的士兵,什麼領導帶出什麼樣的幹部。曹休知道上當,知道後悔,知道再戰,這大概也是作為嫡係部隊,跟隨其叔曹操多年,在戰場上受到老爺子教益的緣故吧!
卻說陸遜喚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萬軍,從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後,放火為號。吾親率大軍從中路而進,可擒曹休也。”當日黃昏,二將受計,引兵而進。二更時分,朱桓引一軍正抄到魏寨後,迎著張普伏兵。普不知是吳兵,徑來問時,被朱桓一刀斬於馬下。魏兵便走。桓令後軍放火。全琮引一軍抄到魏寨後,正撞在薛喬陣裏,就那裏大殺一陣。薛喬敗走。魏兵大損,奔回本寨。後麵朱桓、全琮兩路殺來。曹休寨中大亂,自相衝擊。休慌上馬,望夾石道奔走。徐盛引大隊軍馬從正路殺來。魏兵死者不可勝數,逃命者盡棄衣甲。曹休大驚,在夾石道中奮力奔走。忽見一彪軍從小路衝出,為首大將乃賈逵也。休驚慌少息,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敗!”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若被吳兵以木石塞斷,吾等皆危矣!”於是曹休驟馬而行,賈逵斷後。逵於林木盛茂處及險峻小徑,多設旌旗,以為疑兵。及至徐盛趕到,見山坡下閃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趕,收兵而回。因此救了曹休。司馬懿聽知休敗,亦引兵退去。
若非賈逵,此命休矣!
卻說陸遜正望捷音,須臾徐盛、朱桓、全琮皆到,所得車仗牛馬驢騾軍資器械,不計其數,降兵數萬餘人。遜大喜,即同太守周魴並諸將班師還吳。吳主孫權領文武官僚出武昌城迎接,以禦蓋覆遜而入。諸將盡皆升賞。權見周魴無發,慰勞曰:“卿斷發成此大事,功名當書於竹帛也!”即封周魴為關內侯。大設筵會,勞軍慶賀。陸遜奏曰:“今曹休大敗,魏已喪膽,可修國書,遣使入川,教諸葛亮進兵攻之。”權從其言,遣使齎書入川去。正是:
隻因東國能施計,致令西川又動兵。
未知孔明再來伐魏,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周魴竟以一把頭發的代價成侯,難怪敗回洛陽的曹休,氣鬱成病,“疽發於背”而亡了。
南宋時期一位總領四川財賦的官員王之望說過:“諸葛亮率兵先後數出,其眾不滿五十萬,或出祁山,或出散關,不過數百裏之遙,不過三數月之遠,木牛流馬,轉輸之巧,猶苦軍食之不繼。”(《建炎已來係年要錄·紹興三十三年》)《蜀誌·諸葛亮傳》也說:“亮每患糧不繼,使己誌不伸。”在當時的戰爭中,後勤人員與戰鬥人員的比例是一比一,也就是一個人運糧供一個人打仗,可堅持十天,這對西蜀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北伐之失敗,出師之受挫,很大程度上受製於糧食供應。但究其本質,在政策的問題上,在人的問題上,對諸葛亮來說,其影響所及,恐怕更起決定性作用。
在政策的問題上,第一,究竟應不應該北伐?第二,究竟應不應該馬上北伐?第三,究竟應不應該頻繁地北伐?在人的問題上,第一,蜀之地狹,有沒有足夠的兵員?第二,關張隕落,有沒有後繼的將帥?第三,輔佐之士,有沒有出色的人才?這一個個問號,都是遠比糧食問題要嚴重得多的問題。
王夫之曰:“魏多智謀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也,故日能用人者,可以無敵於天下。”(《讀通鑒論》)
諸葛亮之失策,一是他的挑剔求全,譬如看中薑維;一是他的感情用事,譬如輕信馬謖;一是他的排斥良言,譬如逼反魏延;一是他的自負獨斷,譬如拒絕譙周。這失街亭還不能使他意識到路線之錯誤,政策之錯誤,用人之錯誤,指揮之錯誤,他的敗局已是無可挽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