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3 / 3)

《三國演義》絕不怕情節重複,曹操一笑,二笑,乃至三笑,都是那樣幾句話,並不講究什麼變化,可讀者和聽眾卻毫無厭倦。

每個人都有他性格上的弱點和感情上的致命傷,若能把握住對方這些軟弱的下腹部位,也是擊敵取勝的一法。一個進攻者,應該找到每個足以出拳擊中的點;同樣,作為防守者,也應盡量使對方無懈可擊。程昱不僅抓住了關羽的“義”,還抓住了在“義”之後的驕傲和剛愎自用的性格弱點。如果他不那麼自以為是,盡忠職守,並且把諸葛亮很放在眼裏,服從命令聽指揮的話,他縱有多大的“義”,也不會放走曹操的。

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

隻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曹操既脫華容之難,行至穀口,回顧所隨軍兵,止有二十七騎。比及天晚,已近南郡,火把齊明。一簇人馬攔路。操大驚曰:“吾命休矣!”隻見一群哨馬衝到,方認得是曹仁軍馬,操才安心。曹仁接著,言:“雖知兵敗,不敢遠離,隻得在附近迎接。”操曰:“幾與汝不相見也。”於是引眾入南郡安歇。隨後張遼也到,說雲長之德。操點將校,中傷者極多。操皆令將息。曹仁置酒與操解悶,眾謀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慟。眾謀士曰:“丞相於虎窟中逃難之時,全無懼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正須整頓軍馬複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搥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次日,操喚曹仁曰:“吾今暫回許都,收拾軍馬,必來報仇。汝可保全南郡。吾有一計,密留在此,非急休開,急則開之,依計而行,使東吳不敢正視南郡。”仁曰:“合淝、襄陽誰可保守?”操曰:“荊州托汝管領,襄陽吾已撥夏侯惇守把。合淝最為緊要之地,吾令張遼為主將,樂進、李典為副將,保守此地。但有緩急,飛報將來。”操分撥已定,遂上馬引眾奔回許昌。荊州原降文武各官,依舊帶回許昌調用。曹仁自遣曹洪據守彝陵、南郡,以防周瑜。

從來,哭死人是給活人聽的。該哭時笑,該笑時哭,曹操非常人也。

卻說關雲長放了曹操,引軍自回。此時諸路軍馬皆得馬匹器械錢糧,已回夏口,獨雲長不獲一人一騎,空身回見玄德。孔明正與玄德作賀,忽報雲長至,孔明忙離坐席,執杯相迎曰:“且喜將軍立此蓋世之功,除普天下之大害,合宜遠接賀慶。”雲長默然。孔明曰:“將軍莫非因吾等不曾遠接,故爾不樂?”回顧左右曰:“汝等緣何不先報?”雲長曰:“關某特來請死。”孔明曰:“莫非曹操不曾投華容道上來?”雲長曰:“是從那裏來。關某無能,因此被他走脫。”孔明曰:“拿得甚將士來?”雲長曰:“皆不曾拿。”孔明曰:“此是雲長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既有軍令狀在此,不得不按軍法。”遂叱武士推出斬之。正是:

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未知雲長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北京話,不過逗逗悶子而已。

一位美國將軍,評述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朝鮮戰場上那次美國與中國的較量,作出“在錯誤和時間,錯誤的地點,所發動的一場錯誤的戰爭”的結論,用之這場赤壁之戰,是完全可以的。

因為,上帝不會給人百分之百,你第一仗打贏了,你第二仗又打贏了,你第三仗就未必高奏凱歌。於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曹操號稱的八十三萬人馬,被吳蜀聯軍打得灰頭土臉,慘敗而歸,實在是挺沒麵子的。強,可以變弱,弱,可以轉強,贏了今天,不一定能贏明天,輸了今天,並不一定明天也輸。曹操有這一點豁達,臨走臨走,發表兩通高論,也算是黑色幽默吧!

一,“劉備,吾儔也,但得計稍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山陽公記載記》)

二,“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與孫權書》)

如此風流人物,竟阿Q式自我安慰,難怪蘇軾要發出“浪淘盡”的嗟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