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隔散,妻子分離;部屬亡去;兵窮糧盡,天下之大,竟無劉備立足之地,也真是混得夠慘的。
關公與孫乾隻隨二十餘騎,投河北來。將至界首,乾曰:“將軍未可輕入,隻在此間暫歇,待某先入見皇叔,別作商議。”關公依言,先打發孫乾去了。遙望前村有一所莊院,便與從人到彼投宿。莊內一老翁攜杖而出,與關公施禮。公具以實告,老翁曰:“某亦姓關,名定,久聞大名,幸得瞻謁。”遂命二子出見,款留關公,並從人俱留於莊內。
其實,“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據《三國誌》裴鬆之注,關羽甚至與曹操有奪美之隙,關羽後來也有自己的子女,孫權還想同他聯姻,但到了《三國演義》裏來寫關羽,倒是給樣板戲立下了樣板,凡正麵人物,均不食人間煙火。妻兒子女,淡化到似有似無;聲色情欲,則更是諱莫如深。於是,關羽隻好作為神被人敬,而不被人近了。
且說孫乾匹馬入冀州,見玄德,具言前事。玄德曰:“簡雍亦在此間,可暗請來同議。”少頃簡雍至,與孫乾相見畢,共議脫身之計。雍曰:“主公明日見袁紹,隻說要往荊州說劉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機而去。”玄德曰:“此計大妙。但公能隨我去否?”雍曰:“某亦自有脫身之計。”商議已定。次日,玄德入見袁紹,告曰:“劉景升鎮守荊襄九郡,兵精糧足,宜與相約,共攻曹操。”紹曰:“吾嚐遣使約之,奈彼未肯相從。”玄德曰:“此人是備同宗,備往說之,必無推阻。”紹曰:“若得劉表,勝劉辟多矣。”遂命玄德行。紹又曰:“近聞關雲長已離了曹操,欲來河北,吾當殺之,以雪顏良、文醜之恨。”玄德曰:“明公前欲用之,吾故召之;今何又欲殺之耶?且顏良、文醜,比之二鹿耳,雲長乃一虎也,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紹笑曰:“吾固愛之,故戲言耳。公可再使人召之,令其速來。”玄德曰:“即遣孫乾往召之可也。”紹大喜,從之。玄德出,簡雍進曰:“玄德此去,必不回矣。某願與偕往,一則同說劉表,二則監住玄德。”紹然其言,便命簡雍與玄德同行。郭圖諫紹曰:“劉備前去說劉辟,未見成事;今又使與簡雍同往荊州,必不返矣。”紹曰:“汝勿多疑,簡雍自有見識。”郭圖嗟呀而出。
一個人要是輕信到這種程度,不敗才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評袁紹時,說他“短於從善”,這是他的致命傷。他的一些謀士,其實是很有真知卓識的。“明珠暗投”,一點辦法也沒有的,看著垮台,而無能為力,或隨之殉葬,或棄之求生,便是自己的選擇了。
卻說玄德先命孫乾出城,回報關公,一麵與簡雍辭了袁紹,上馬出城。行至界首,孫乾接著,同往關定莊上。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關定領二子拜於草堂之前。玄德問其姓名,關公曰:“此人與弟同姓,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關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將軍,未識肯容納否?”玄德曰:“年幾何矣?”定曰:“十八歲矣。”玄德曰:“既蒙長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賢郎為子若何?”關定大喜,便命關平拜關公為父,呼玄德為伯父。玄德恐袁紹追之,急收拾起行。關平隨著關公一齊起身。關定送了一程自回。
關公教取路往臥牛山來。正行間,忽見周倉引數十人帶傷而來。關公引他見了玄德,問其何故受傷。倉曰:“某未至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隻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占住山寨。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樣,姓甚名誰?”倉曰:“極其雄壯,不知姓名。”於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臥牛山來。周倉在山下叫罵。隻見那將全副披掛,持槍驟馬,引眾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來者莫非子龍否?”那將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道旁,原來果然是趙子龍。玄德、關公俱下馬相見,問其何由至此。雲曰:“雲自別使君,不想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致兵敗自焚。袁紹屢次招雲,雲想紹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後欲至徐州投使君,又聞徐州失守,雲長已歸曹操,使君又在袁紹處。雲幾番欲來相投,隻恐袁紹見怪。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前偶過此處,適遇裴元紹下山來欲奪吾馬。雲因殺之,借此安身。近聞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實。今幸得遇使君。”玄德大喜,訴說從前之事。關公亦訴前事。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雲曰:“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隨,大稱平生,雖肝腦塗地無恨矣!”當日就燒毀山寨,率領人眾,盡隨玄德前赴古城。
在三國時,這種合則留,不合則去的行為是很正常的,無可厚非。發展到後來,就搞絕對的人身依附、從屬關係了,一朝是主,終身侍奉,甚至子而孫、孫而子地畫地為牢,不得逾越。選擇,是人的基本權利。人,隻有一種選擇,而且還是別人強加的,那麼他不過是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籠子裏的動物罷了。極權專製的封建統治者,就害怕人們的自由選擇會動搖其黑暗統治,所以拚命鼓吹不事二主、甘心做永遠的奴隸。《三國演義》在進行這種“不食周粟”的宣傳方麵,是頗得後世統治者重視的。所以,無論《紅樓夢》、《水滸傳》,都有命運不濟,被查,被封,被毀版,被取締的時候,獨《三國演義》卻始終看好,正因為這些地方符合了統治需要。
張飛、麋竺、麋芳迎接入城,各相拜訴。二夫人具言雲長之事,玄德感歎不已。於是殺牛宰馬,先拜謝天地,然後遍勞諸軍。玄德見兄弟重聚,將佐無缺,又新得了趙雲,關公又得了關平、周倉二人,歡喜無限,連飲數日。後人有詩讚之曰: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
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雲。
時玄德、關、張、趙雲、孫乾、簡雍、麋竺、麋芳、關平、周倉統領馬步軍校共四五千人。玄德欲棄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劉辟、龔都差人來請,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紮,招軍買馬,徐圖征進,不在話下。
且說袁紹見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郭圖曰:“劉備不足慮,曹操乃勍敵也,不可不除。劉表雖據荊州,不足為強。江東孫伯符威鎮三江,地連六郡,謀臣武士極多,可使人結之,共攻曹操。”紹從其言,即修書遣陳震為使,來會孫策。正是:
隻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東豪傑來。
未知其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據《三國誌·魏誌·明帝紀》裴注引《獻帝傳》:“奉宜祿為呂布使指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雖然關羽未能如願抱得美人歸,但這說明他也是人,也是如曹操一樣的好色之徒,不過是說書人諱莫如深地替他遮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