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家菜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一張桌是它獨到的特色,也是它紅火的原因之一。
與爭搶黃金地段、講究豪華裝修的餐飲經營者不同,北京厲家菜館卻開在京城一個名叫羊房的狹窄胡同,就在自家不足十平方米的房裏,僅一張桌子,門口連個招牌也沒掛,服務員卻是兩位精通英語和日語的老人。按理說,這樣做一定是門可羅雀,然而,這家餐館卻接待了5萬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外賓,其中包括70多位國家元首,幾乎訪華的外國首腦和駐華大使等都慕名光臨過這家小店。小小的厲家菜是靠什麼使得世界級大人物趨之若鶩呢?
精心做好眼前“小”生意是其製勝的關鍵因素。厲家菜是宮廷菜的一個分支,是清朝慈禧太後日常食用的菜肴,它對各道菜總是精雕細刻,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以“燕翅席”為例,據厲家人介紹,黃燜魚翅的做法十分繁瑣:先將魚翅浸泡過夜,再刮沙去皮,溫水浸發兩至三天,然後去骨,當魚翅浸發妥當時,便以老雞、鴨子和新鮮肘子肉煲成高湯,再放魚翅,最後加入高湯,以微火燜八、九個小時而成。正是這種不厭其煩地采用傳統方法烹製,才使厲家菜具有了永不打折的正宗宮廷風味。厲家菜盡管名聲在外,但依然是“一張桌”,且每晚隻開一桌,每桌隻坐十個人。何以如此?厲家菜館掌門人說得好,“厲家菜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一張桌是它獨到的特色,也是它紅火的原因之一。食客少才能把食物的火候、味道控製得恰到好處。”
古人雲:“業精於勤,事成於專”,佛家也說:“製心一處,無事不成。”
一家企業的精力是有限的,做生意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生意的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