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是朱禦史最小的女兒,四歲時因為高燒燒壞了腦子,心智不全,至今仍是孩童心性,行事說話相較固執單調,非常認死理兒。
安郡王妃每次看到她就想起因為養病而被顧皇後抱去宮裏的喻陽縣主,是以特別疼愛,每年都會接進王府小住。
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朱雯不懂得什麼是畏懼,向來聽不進說教的道理,隻有在被大聲喝吼的時候才有所意識,停下正在的所作所言,然後雙手交疊在身前,規規矩矩站好,抬著腦袋望向對方。
安郡王妃最受不了女孩子這種可憐兮兮的目光,又憐她幼年遭遇,心下一軟,“姨母不是凶你,是你今日真的不能再吃了。”握住其嬰兒肥的小手,讓她看向晏莞,語氣誘哄:“阿雯,叫莞姐姐。”
朱雯小臉一轉,頗有敵意的瞪了眼對方,抿著嘴不肯。
安郡王妃又哄她幾聲,女孩才不情不願的轉過來,卻是喊了聲“妹妹”。
屋裏靜默了瞬間,安郡王妃糾正:“是姐姐,不是妹妹。”
朱雯堅持,“是妹妹。”
晏莞看著就有些同情,心道原是腦智有問題,倒不再計較十五公主將自己認做這樣個身段的女孩了。
蹲下身,她握了對方的手,一副知心大姐姐的模樣耐心十足,“你叫阿雯對嗎,你喚我聲姐姐,我帶你出去玩。”
晏莞總是被人叫“妹妹”,難得遇著個比自己小的,看樣子好像還會很聽話,是以特別感興趣。
可是,朱雯不傻。她隻是很少說話,領悟別人意思的能力差了些。小姑娘望著麵前人,突然轉頭和安郡王妃嚷道:“我長大了要嫁給奕哥哥的,她比奕哥哥小,是我妹妹。”
這邏輯!
晏莞頓時驚愣住,忽閃著長長的睫毛不太能明白。
原坐在客座的紀氏聞言,滿臉喜意的走過去。語調歡快:“哎呀。原來這是奕世子的未婚妻啊。王妃娘娘真是好福氣,瞧這位朱姑娘生得多好麵相,將來鐵定是旺夫多子的。”
安郡王妃麵色僵硬。解釋道:“晏二太太誤會了,阿雯隻是比較喜歡和靜之在一起,表兄妹而已。”
“這麼巧?我家莞莞也喜歡和她表哥玩,這表兄妹之間的感情是最親厚特別的。”
紀氏說著。望向朱雯的眼中充滿了疼愛,逗弄著問她:“你喜歡你奕哥哥對嗎?”
朱雯點頭。仰著頭顯得特別有氣勢,“阿雯要做奕哥哥的妻子。”
若是個正常女孩說出這樣的話必是要被人恥笑的,偏生朱雯這孩子滿臉純稚讓人生不出絲毫討厭。七八歲的年紀本就不懂什麼,更何況是她。這種話自然是有人教的。
紀氏有些可憐起眼前這孩子,原是想借著這事勸消安郡王妃對自己女兒的心思,可話到嘴邊突然就說不出口了。
朱雯靠進安郡王妃懷中。伸手推了把身前的晏莞,尖著聲說道:“她是來搶奕哥哥的。來搶奕哥哥的。”
晏莞既無辜又無奈,沒想與她爭辯,就站了起來,自然更沒了吃鳳梨片的心思。
驟然間,她挺失落的。
就在這時,門口侍女入內稟道:“王妃,四爺來了。”
安郡王府的四爺趙寧是劉側妃的次子,與大姑娘趙雅靜是一對雙生兒。
劉側妃的父親早年是安親王麾下的一名副將,她同安郡王從小青梅竹馬一起習武長大,感情甚好。隻是劉家身份低微,她做不得正王妃,寶慶帝就將蔣國公府的嫡女許配給了安郡王。
安郡王妃嫁進王府第二年生下嫡長子趙欒,劉側妃同年產下二少爺趙宜,隻是趙宜先天衰弱早夭在繈褓之中,劉側妃傷心欲絕幸得安郡王憐愛,過了兩年又懷上趙寧和趙雅靜。
安郡王妃喜愛孩子,但同尋常的嫡母一樣,對丈夫的庶子庶女十分膈應。尤其是在她的長子病故之後,便愈發不待見劉側妃,對這名庶子自更沒有好臉色。
她讓人將情緒激動的朱雯帶下去,這才揮手讓人將庶子請進來。
趙寧年約舞象,已經束發,與趙奕的粉麵玉姿不同,眉宇間英氣勃勃,舉手投足間盡顯男兒氣概,款款走來時給人種威風凜凜的感覺。其五官隨生母居多,雖不十分俊美但相貌堂堂,作揖俯首後朗朗一笑,溫和沐柔。
行了禮,他接過身後小廝手中的竹籠,輕輕的落在前方,語氣恭敬:“母親,孩兒聽說前陣子雯表妹的白貓走失了,特地讓人尋了隻相似的過來,平日裏表妹有它相伴,您就能輕鬆些。”
“虧得你有心,拿來我瞧瞧。”
安郡王妃淡淡吩咐,趙寧親自彎身開了籠子,將貓抱過去,“母親放心,特別馴服過的,性格溫和不會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