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苓投井這事,連晏莞都知道有內情,竟無人追究,隻打死了個茯苓就算了結。
回到舅府,晏莞就追著母親問,“娘,我明明聽到二姐說是她們攔著冬苓不讓她找您和大伯母的,怎麼就隻處置了茯苓而不罰二姐?”
“蓉姐兒和茯苓怎麼能一樣?”
夜行下,紀氏瞅著前方侍女手中的提燈輕道,“這事你二姐姐做過了,你大伯母如今護她是因為不得不護,但隻怕,”說著頓了一下,緊了緊閨女的小手,“莞莞,咱們以後不跟蓉姐兒走動,早前見她打薔姐兒就覺得反複無常,不成想還是個心中沒有良知的。”
“嗯,我也不喜歡她。”
晏莞頷首,隨後添道:“更不喜歡五妹妹。”
“你這倒是新奇,娘總弄不明白,你五妹妹到底怎麼招你惹你了?”
“今天都怪她,她如果不出現,我們就能聽到茯苓後頭的話,她和二姐姐有秘密。”
“你五妹妹不是故意的,你們三在那聽牆角,她剛過去怎麼能知道?”
剛說完,晏莞就掙開了她的手,“娘,您總是偏袒她。”說完轉身就跑了。
二姐姐的討厭,至少母親看得出來;可晏蓁的惹人嫌,好似就自己覺得,而旁人都喜歡她。
紀氏麵急,忙揮手讓丫頭們去追,道仔細伺候著。
“莞莞對蓁姐兒的成見著實太深了。”
她同身邊人歎道,“我沒能給她生個可相扶相持的姊妹,偌大的晏府裏,莞莞這直來直往的性子將來總是要吃虧。”
紀嬤嬤接話:“太太何必總想著讓姑娘喜歡五姑娘?”
聞者蹙眉,“不是小五,難道還蓉姐兒?”
說完自己就急著否定,“絕對不行!大太太向來是個穩妥周全的,今次這事本就是我和莞莞發現了把人領過去的,可後來卻將我拒之門外,說明這裏麵的名堂大著呢,怕是不單單隻蓉姐兒覬覦大姑爺的感情。”
“太太是懷疑大姑奶奶的死和二姑娘有關?”
紀嬤嬤駭然睜圓雙眼,不可思議道:“她倆可是嫡親的姐妹,怎麼可能?”
“我也不想把蓉姐兒想成這樣,但茯苓擺明了就是蓉姐兒的人。蕙姐兒從小產後身邊最親近的還不就是她們?我之前是不敢這麼想,但阿蕙的那道遺願,不正是全了蓉姐兒的情嗎?”
紀氏說著心驚,“你看剛剛親家夫人和大姑爺出來時臉色有多難看?本來看見我們晏家人到底是因著虧了阿蕙心虛幾分的,可後來反倒沒了好臉色。”
“太太想的有理,難怪大姑奶奶首七未過,大太太就領著二姑娘回府去了。”
“不過這樣看來,蓉姐兒想嫁給大姑爺怕是難了。”這是紀氏唯一感到欣慰的,否則死去的蕙姐兒就太委屈了。
雖說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晏蕙的死和晏蓉有關,但如果不是她授意茯苓說那些讓人心灰意冷的話,好好的人怎麼就生無可戀了?
晏莞發現每每同娘親提到晏蓁,她就總袒護著五妹妹。縱然早前因為自己有些疏遠,但心底裏還是親近喜歡的,隻要見麵就免不了溫言疼愛。
她十分困惑,晏蓁到底有什麼好,能比過自己嗎?娘都有她這麼好的閨女了,為何還惦記著別人家的孩子。
心情悒悒不樂,她就不想那麼早回清風苑,在花園裏逗留了會就朝瑞表哥的院子走去。
紀瑞哪能想到這麼晚表妹還會過來,守門的人又不敢攔表姑娘,晏莞一路直通到了他臥室門前。
聽到動靜的紀瑞忙以身抵門,不明白的問道:“莞妹妹,這麼晚了,你有什麼事明兒再說吧。”
“瑞表哥你幹嘛?開門!”
晏莞拍門沒反應,遂用力推,結果費了半天力,房門絲毫不動。
她心情不順,抬腳就踹,隔著門嚷道:“白天還陪我下棋陪我玩,現在倒是裝成大姑娘縮在房裏,我又不調.戲你,你這麼羞澀做什麼?”
這純屬是想到了早前《東廂記》裏的一幕,當時覺著有趣就記住了。
故事裏男主人公方郞和女主人公嬌娘就是這樣隔著房門說話,嬌娘不肯放他進去,方郞就“好妹妹、小嬌嬌、嬌妹妹”的邊哄邊敲,甜言蜜語好聽的話說了一籮筐,那裏頭的人才打開條門縫。在話本的後續裏,晏莞從別的人物角度得知,原來這就叫做“調.戲”。
因為其他的話本經爹爹檢查後沒一本是能到她手裏的,所以就隻能翻來覆去看當日藏在阿文身上的那幾冊,通常都是一邊暗讚自己機智一邊怨念沒能多藏幾本,所以就記的特別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