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亂點鴛鴦(2 / 2)

“母妃!”趙奕氣急敗壞,奪過畫像就撕起來,破口道:“不就一副畫嗎,我從外麵花街柳巷裏弄來的,也興得你們這般在意。”

“刺啦刺啦”的撕紙聲響起,炸毛的少年跟魔怔了般,直將平日那藏掖寶貝的畫撕成碎片。

安郡王妃驚得起身,愣愣的望著兒子,再聽他剛口中的話,難得沉了麵斥道:“靜之,你說的是什麼話?多大年紀,就將那種髒汙之地掛在嘴邊?好好的又去糟踐人家姑娘,明眼人一看就知這畫的是莞姐兒,說出這種話來,讓人聽去了怎麼和晏家交代?”

頓了頓,她狠心又激道:“你要不中意人家,能燒得糊塗著還喊她閨名?真是死要顏麵活受罪,母妃同你私下說幾句都說不得?若真無端抹黑了人家聲譽,回頭我就替你聘回來,看你後不後悔!”

說完半晌沒聽到回話,安郡王妃複又坐下,拍著他的肩膀寬慰起來。

待她人一走,趙奕就下床匆匆去了西書間,欲將多寶槅上擺著的另外幾副畫軸都搬到桌案下的鎖屜裏,然剛轉身赤足踹到一物,隻聽“哐當”微聲,腳上被覆了許多零碎細物。

衣著單薄的少年抱著幾卷畫低頭一看,卻是那墨色描紋的魚食罐倒在他足邊,凝眸細看,才發現食量似有不對。

再轉頭往那青花瓷缸裏一瞧,他本精心蓄養的兩尾錦鯉早已翻著肚皮浮在水麵,氣得他狠狠踢飛了那罐子,趾間生疼。

安郡王妃這邊自以為懂了兒子心意,頗有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欣慰,原以為愛子自幼隨意懶散慣了,那種事必得經人提點才能開竅,不成想自己就動了心思,是以早前待晏家母女時態度分外重視和善。

紀氏被她旁敲側擊問了番閨女的婚事情況,帶著滿心躊躇回到晏府,對家中之事自更不耐煩,憂思沉沉的等晚間丈夫剛進來就長籲短歎。

晏二老爺鮮少見她這般沒精打采,進內院時又聽說了今日中饋移權之事,熟知妻子脾性的他近前開解:“老太太這麼做也是按著禮規,你若掌不過來就多讓大嫂幫襯些,四弟妹她都不介意,就是敬重你這位嫂嫂,你又何必非往外推?”

“我哪裏是為著這件事心煩?”

紀氏起身替他寬了官袍,便將今日去安郡王府的事說了原委,滿是擔憂的語氣:“老爺你說,就奕世子那喜歡人的表現方式,我如何敢讓莞莞和他走得近?”

晏二老爺聞言征然,不可置信道:“果真是這樣嗎?我怎麼聽說安王府的新世子都還沒成年,小小年紀正是勤奮刻苦的時候,怎麼就有這種淫思邪念了?”

說完又覺得此言太重,畢竟被肖想的是自家閨女,板著臉一拍幾麵,惱道:“安郡王妃還與你問莞莞的終身之事?”

“是,我覺著也蹊蹺,咱們家莞莞她不過就見了幾麵,竟與我口頭暗示起婚約的事來。”

聞者騰地站起,目光緊緊的盯著妻子,“你是怎麼說的?”

“我哪裏肯應?誰知道奕世子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再說我看那孩子舉止輕浮,隨隨便便就牽女孩子的手,品行上估摸著也不會太好。”

紀氏話末,琢磨著惋惜道:“不過那孩子模樣極俏,這些年來除了我們家莞莞和煦哥兒,倒是沒見過再標致的孩子了。”

晏二老爺不由斜眼,不以為然的輕哼了聲,心知妻子能說出這話那奕世子的容貌定是翹楚之輩,必是勝於自家的一雙兒女,否則也不會語帶可惜。

是故,他負手而立嚴肅道:“男兒家頂天立地不靠才能難道靠副臉皮?就你這婦人之見才關注這些,如此膚淺可別把莞姐兒給帶壞了。”

紀氏當即就不認同,反辯道:“老爺,我們如今談的又不是什麼立世之道,男婚女嫁此等大事,怎麼能不考慮樣貌?

我就莞莞這一個閨女,將來還指望著抱外孫的,你若隻看才學念書方麵,把她許給個歪瓜裂棗模樣的人,我可是不依的!”

晏二老爺被她噎得心塞,無語的瞅著妻子,深知不能再論下去,悶悶的垂頭往內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