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遊了幾日,林之洋貨物十去八九。這日,天朝來了一隻貨船,尹元寄有書信。唐敖拆看,才知駱紅蕖姻事業已說定,十分歡悅。登時開船。
行了幾時,又過幾個小國,如三苗、丈夫之類,唐敖仍同多九公各處遊玩,林之洋貨物將及賣完。這日,大家談起海外各國,唐敖偶然想起前在智佳猜謎,林之洋曾以“永錫難老”打個“不死國”,因問多幾公,才知就在鄰近。並聞:國中有座員邱山,山上有顆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所以唐敖要去走走。無如此國僻處萬山中,須過許多海島,才至其地,乃人跡罕到之處多九公意欲不去。林之洋聞彼處有個赤泉,心裏也想飲些泉水,希冀長生;兼之唐敖因古人有“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之話,那怕難走,執意要去。因此打起羅盤,竟朝不死國進發。喜得正是小陽春當令,還不甚冷。
這日,三人正在船後閑談,多九公忽然囑付眾水手道:“那邊有塊烏雲漸漸上來,少刻即有風暴,必須將篷落下一半,繩索結束牢固;惟恐不能收口,隻好順著風頭飄了。”唐敖聽罷,朝外一望,隻見日朗風情,毫無起風形象。惟見有塊烏雲,微微上升,其長不及一丈。看罷,不覺笑道:“若說這樣晴明好大卻有風暴,小弟就不信了。難道這塊小小烏雲就藏許多風暴!那有此事!”林之洋道:“那明明是塊風雲,妹夫那裏曉得。”言還未了,四麵呼呼亂響,頃刻狂風大作,波浪滔天。那船順風吹去,就是烏雅快馬也趕他不上。越刮越大,真是翻江攪海,十分利害。唐敖躲在艙中,這才佩服多九公眼力不錯。這個風暴,再也不息。沿途雖有收口處,無奈風勢甚狂,哪裏由你做主。不但不能收口,並且船篷被風鼓住,隨你用力,也難落下。一連刮了三日,這才略略小些,用盡氣力,才泊到一個山腳下。唐敖來到後梢,看眾人收拾篷索。林之洋道:“俺自幼年就在大洋來來往往,眼中見的風暴也多,從未見過無早無晚,一連三日,總不肯歇。如今弄的昏頭昏腦,也不知來到甚麼地方。這風若朝俺們來的舊路刮去,再走兩日。隻怕就可到家了。”
唐敖道:“如此大風,卻也少見,此時順風飄來,又有若幹路程?此處是何名?”多九公道:“老夫記得此處叫作普度灣。岸上有條峻嶺,十分高大,自來從未上去。至於程途,若以此風約計,每日可行三五千裏。今三日之久,已有一萬餘裏。”林之洋道:“春間俺同妹夫說水路日期難以預定,就是這個緣故。”唐敖因風頭略小,立在柁樓,四處觀望。隻見船旁這座大座大嶺,較之東口麟鳳等山甚覺高闊,遠遠看著,清光滿目,黛色參天。望了多時,早已垂涎要去遊玩。林之之洋因受了風寒,不能同去;即同多九公上岸。喜得那風被山遮住,並不甚大,隨即上了山坡。多九公道:“此處乃海外極南之地,我們若非風暴,何能至此!老夫幼年雖由此地路過,山中卻未到過,惟聞人說,此地有個海島,名叫小蓬萊。不知可是?我們且到前麵,如有人煙,就好訪問。”又走多時,迎麵有一石碑,上鐫“小蓬萊”三個大字。唐敖道:“果然九公所說不錯。”繞過峭壁,穿過崇林,再四處一看:水秀山清,無窮美景:越朝前進,山景越佳,宛如登了仙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