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染衣(1 / 3)

李長雲走出了軍營,被熱風一吹,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剛才不過片刻的時間,自己恍如隔世一般,她從來沒想到這個麵白無須的公子,竟然僅僅憑借著幾句話,就讓自己經曆了這般的生死折磨。

不過他更多的是慶幸,總算這位爺保全了自己的麵皮,更讓自己在這個位子上呆下去,他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執意不肯低頭,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迫押送糧草去黎陽。

而此地的縣令,怕是再也不是他了,雖說去了黎陽說不定會封個更大的官,可那畢竟是造反啊。而且如今看來,楊玄感隻怕日子也長不了。

如果是入營之前他還有疑慮的話,那麼現在,經過司徒青雲地分析,這楊玄感確實是處境尷尬,不但沒有堅實的根據地作老窩,也沒有精銳的軍隊作支持。

等到楊廣回師一擊,甚至不用楊廣出麵,僅僅憑借著東都留守的越王楊侗也會讓他危機四伏,哎,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

好在這次自己終於算是跟對了人,隻要自己撐過這一遭,飛黃騰達隻怕也就在眼前,如果能擊敗反賊,憑借著力挽狂瀾這四個字,那就是天大的考語。

就算不能打敗反賊,威武不屈,忠心王事那也是跑不了的。這樣算來,的確沒有跟隨反賊的道理。

想明白了這些,她對這位威逼自己的小公爺,卻多了幾分感激。不錯,剛才自己很難受,可他知道,如果不是如此,隻怕自己日後會更難受。

正思索著,卻聽前麵的捕頭石三叫道:“大人可回來了,縣尉大人就在大人房中。”說著打了個眼色。

李長雲這才注意到,自己的衙門口填胸疊肚站著幾個衙役,這不升堂不問案的唱的哪一處啊?

不過看到石三,他心底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奶奶的,老子剛才被人押到軍營的時候,你們幾個王八蛋跑到哪裏去了?

如今我都平安回來了,你們卻來獻殷勤?

如果不是多年讀聖賢書,隻怕他都要以腳踢死眼前這家夥!

他哼了一聲,邁步就往裏走,石三看了看後麵,見沒人跟來,趕緊低聲解釋道:“大人休怪,剛才欽差大人的衛兵不容我等接近。我已經通知了弟兄們,又聯絡了縣尉大人,正打算若是大人再不回來,我等要去找欽差大人討個公道。”

李長雲就是一愣,隨即心裏覺得熱乎乎的,哎,雖然這話當不得真,卻也是番心意,自己剛才的憤怒,禦妻是遷怒,還不如說是害怕。

既然石三已經做了這些,卻也不好怪他,自己聽到欽差大人宣召,腿都要軟了,何況他一個不入流的捕快呢。

想到這,他苦笑了一下:“多謝兄弟們,沒事,欽差大人不過是找我敘話,安排些公事,倒是讓大家虛驚一場,讓外麵的人散去吧,給人看到可不好。”

說著,他拍了拍石三的肩膀。

石三連連點頭稱是,心中的大石頭終於鬆了口氣,聚集了衙役不假,卻並非是準備營救縣令的,而是準備著萬一欽差大人接管府衙,自己好即時表明態度,如今不用做惡人,也算皆大歡喜。

之前楊玄感造反的事情,對於百姓來說是秘密,可對他這捕頭來說,卻是心知肚明的。

將領傳了下去,蓋了欽差大人的印璽,再加上本仙縣令的督辦,公人們立刻動了起來,曬著一磅磅銅鑼的裏正分頭下去,開始走東串西的發布政令。

在這個讀書人不幾千分之一的社會中,幾乎所有的朝廷公文到了基層都是以這種形式發布的,當然,所有的人在這一刻都知道有事發生了,一個個走出門來,跟隨在裏正老爺的身邊,一起幫著吆喝。

等到人聚的差不多了,裏正這才找了個搞出站上去,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奉欽差所命,縣令老爺附署,開始征集壯丁,今次的差事可不用去遼東,隻要到洛陽就行了,這次的差事優厚,一個月就能回來,不用自備糧食,各位老少爺們,凡屬於夠年齡的都到我這裏來集合,明天一早整隊出發,若是不到者直接除籍!”

如是者又說了三遍,眾人不禁麵麵相覷,有平日裏和裏正關係好的,大著膽子問道:“這次真的不用去遼東?我沒聽錯吧。”

那個問了,“是啊,還不用自備糧食,這可是從沒有過的。”眾人紛紛點頭,似乎不相信會有這麼輕鬆的事情。

原來,大隋朝得徭役製度下,隻要是官府支應得公差,出丁口者,不但要自備裝備器械,還要準備隨身帶口糧,在這樣一個畝產不足百斤的低產量社會裏,一家一戶出上一個丁口,搞不好可是會家破人亡的。

你知道這征召上去的差事會幹多久?

當然了,如果在家門口興修水利,那還算是輕的,畢竟離家不遠,就算苦點累點,也好過生死不知何地。

雖然如此,可人們也沒想到過逃避,不是不想跑,而是一大家子人,離開了土地,根本就沒有飯吃,這也就是除籍的利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