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楊玄感可非同小可,乃是楊素的嫡親兒子,直接繼承了楚國公的爵位,也算要背景有背景,要人脈有人脈的名門之後。
可他隨即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正是督帥著運糧隊往那裏進發呢,除去之前從水路運過去的那一批之外,自己還要再走幾個縣,之後可就要回洛陽,而此刻他卻正處在黎陽和洛陽之間!
想到這裏,他連忙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此事發生多久了?”
要知道但凡造反這類大事,一定涉及到站隊的問題,搞不好選錯了隊伍,那可是要人頭落地的,更何況她這個名義上的父親還在昏迷不醒,若是站錯了隊伍。。。。。。
不過,自己不是還會法術嗎,實在不行,逃還是逃得掉的,想起剛才自己舉手之間就讓一棵鬆樹懷成了灰燼,司徒青雲不由的鎮靜下來。
將是兵的膽,見司徒青雲聽到這個消息並沒有慌亂,眾人提起的心斯慢慢地放了下來,正所謂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行,主將鎮靜下來,周湛山也就把心放回了肚子裏,膽氣立壯,急忙答道:“河內郡主簿唐禕大人遣人密告洛陽,信使就是從這裏過去的,還找我們換了兩匹馬!”
“哦?這信使可曾詳細說過?”司徒青雲心中就是一動,這唐禕正義感這麼強的嗎?既然楊玄感造反肯定分封了不少手下,卻不知唐禕是另有打算,還是真的忠於陛下,居然敢不買他的帳。
“唐大人的信使並沒細說,隻是說逆賊陰謀舉事封了他家大人為懷州刺史。。。”周湛山低聲說道。
司徒青雲心中清楚,大隋朝最忠心的就屬禦林軍了,幾乎所有的將校都是楊廣親手調教出來的,就算其他人在對其不滿,這些兵士卻很少會造反。從這周湛山張口閉口逆賊就可以聽得出來。
僅從這點上來說,這楊玄感就不甚聰明,隻要楊廣統率的部隊回師一擊,他那手下的烏合之眾怕就要潰散了。
打定了主意他掃視了周圍的手下一眼,麵前的要麼是他的隨身家將,要麼是護送司徒鶴的禦林軍衛隊,這些人家眷都在管中,絕不會支持造反。
隻要他不犯大的錯誤,帶好了隊,那就不會有事,想到這裏他點了點頭:“吩咐下去,就地紮營保護好糧草,我料黎陽出事之後,越王定會派人討伐,到時候正好供給軍用。楊玄感竟然敢在征伐高麗之時造反,我等給陛下守好後院,絕少不了各位賞賜!”
眾人齊聲稱諾,不由士氣大振。
司徒青雲心中感歎,早走半步能領先於人,如果步子太大,恐怕隻能給他人做嫁衣衫了,楊玄感啊,楊玄感,你既沒有核心的精銳部隊,有沒有自己的地盤,一旦楊廣回來,隻怕你要粉身碎骨了。兄弟我可不看好你。
打定了主意,司徒青雲也就不打算走了,一來押運著糧草根本走不快,如果扔掉糧草倒是跑得夠快了,可這是殺頭的大罪。
如果按照計劃前往黎陽倉,先不說是自投羅網,真要是去了,隻怕也要被迫造反。
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明知道這次造反必然失敗,自己還巴巴地跑過去,那也太蠢了點。
倒是不如大家省點力氣,幹脆在這裏呆下去。
此地距離黎陽還有八十多裏,按照騎兵的腳程計算,也不過是三天的距離。
不錯,日行千裏那是小說裏才有的事情,真正的騎兵機動能力很差,日行不過三十裏,這八十裏路,就算走官道也要三天,既然唐禕已經派了信使,那洛陽自然會有反應,隻有慢慢地等了。
當然,說是慢慢地等,司徒青雲卻不打算坐以待斃,這邊打發了人修建營寨,那邊就派人找來了當地的縣令李長雲,其實這李長雲知道此事比他還早幾個時辰。說起來他乃李淵的遠房侄兒,和當今天子還有那麼點沾親帶故的關係,原本是李府裏薦出來做官的,如果沒有此事,過上個兩三年積累下外放的閱曆,就可以調回京城高升了。
誰曾想,昨天自己到黎陽辦理公事的親信連夜跑了回來,他這才知道負責大軍糧草的楊玄感居然私下裏分封了官職,扣住了供應前線的軍糧,甚至還走漏了消息!
千裏做官隻為財,對於私下裏弄點黴變的糧食送到前線去,大家可以說都心知肚明,反正這東西絕對不會吃到陛下的嘴裏去,這底下不還有太監嗎,不還有禦膳房嗎,最不濟了還有軍需官呢,除非是大家想一起砍頭,否則,這都是瞞上不瞞下的事情。
可分封官職就是你的不對了,這是你楊玄感能幹的嗎?
大家看在你死去老爹的份上,對你上下其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畢竟大家還份數同僚,官官相護才是常理,可你這樣一來可就是砸大家的飯碗了。
雖然陛下糊塗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可現在看來你楊玄感也不比他強多少。更要命的是,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卻先泄了密!
這就是該死了,對於大家夥兒來說,包括陛下的直係親屬,沒有不想更上一層樓的,尤其是對於他這樣和豪門大宅有些關係,卻血緣很遠的這些人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