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平時請自找樂觀,把一切變成進步的動力,如此一來,你就能真正在生活中獲益,成功當然就離你不遠了。
約克教授有句口頭禪:“事情還不算太糟!”表示目前的狀況其實還算不錯。
他常碰到這樣的情形,研究進行得不順利,做學生的去求救:“怎麼辦?幾個月的心血都毀了。”
約克教授會花2分鍾看看手上的報告,然後拍拍學生的肩,笑著說:“事情還不算太糟!”接著和學生出去走走,花2個小時開導心情,於是第二天,學生們又開心地進研究室繼續工作。
有一次,約克太太車禍撞斷了條腿,聞訊後學生們匆匆忙忙趕到醫院,沒料到約克教授仍麵帶微笑的回答:“還有一條腿沒事兒,事情還不算太糟!”
就是他這份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他在任何困境中仍能找到值得慶幸的地方,保持熱忱不致絕望,並且進一步將危機變成轉機,而他的學生們也學會了這種樂觀的特質。
其實,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師,我們自己也可能是別人的老師。從情商的角度而言,身為別人的老師,我們所能傳授最寶貴的道理,恐怕就是一份永遠保持樂觀的心了。
因此,不管發生什麼挫折,原來總是想“真是糟透了!”別忘了換個角度:“事情還不算太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麵對未來。畢竟悲觀無濟於事,陷入悲觀之中不能自拔隻會讓情況雪上加霜,惟有樂觀,才能帶引出奇跡。
幸福快樂就如夕陽,人人都可以看見,但多數人的眼睛卻因為望向別的地方,從而錯過了機會。其實,要想實現願望和達到成功,並徹底加強信念,試著活用樂觀也是一種方法。
13.滿招損,謙受益
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時代著名禪師南隱問禪,南隱隻是以茶相待,卻不說禪。
禪師將茶水注入這位來客的杯子,直到杯滿,還是繼續注入。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溢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裏麵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對於每個人來說,要學會時時倒一倒杯子,做一個謙虛的人。否則,就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一次,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與丈夫吵了架,丈夫獨自回到臥室,閉門不出。女王回臥室時,隻好敲門。
丈夫在裏邊問:“誰?”
維多利亞傲然回答:“女王。”
沒想到裏邊既不開門,又無聲息。她隻好再次敲門。
裏邊又問:“誰?”
“維多利亞。”女王回答。
裏邊還是沒有動靜。女王隻得再次敲門。
裏邊再問:“誰?”
女王學乖了,柔聲回答:“你的妻子。”
這一次,門開了。
驕傲自滿的人看似強大,實則無知;謙虛謹慎的人看似癡愚,實則有大智慧。生於世間,我們待人接物一定要以禮相待,即使你實在看不起對方,也不能顯露出來,否則,你就會為你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14.對不起的是你自己
一位風燭殘年的上人很想找一位優秀的關門弟子,他覺得城裏王姓少年很不錯,但不確定少年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於是,他來到少年家,對他說:“我的蠟燭所剩不多了,得另找一根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少年急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上人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弟子,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少年溫順地說:“好,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尋找的。”
以後的日子裏,勤奮的少年不辭辛勞地領來一位又一位,但都被上人拒絕了。半年之後,上人眼看要告別人世,但最優秀的人選還沒有眉目,少年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說:“我真對不起您,讓您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