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鴉雀無聲。
依南宮木所言,這枚青色小箭插在福威鏢局大門正中,如若不是有人栽贓,便是青冥教正麵挑釁。對於中原武林來說,可謂奇恥大辱。南宮木方才說道,青冥教主乃是當世一等高手,武功高絕,昔日秦使君便死於其劍下,聽到此處,每個人心頭便似壓了一塊大石。本來這樁恩怨當世沒有幾人知道,自南宮木口中說出,在諸人心裏,別有一番光景。
嵩山派掌門智高頗不以為然,道:“盟主說這番話,沒的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他青冥教主武功再高,也高不過天池宮主人。俗話說的好,一物降一物,我卻不信以我中原武林之地大物博,藏龍臥虎,就怕了他區區青冥教。說到底,那通天教主最終不也敗逃?”
天理教教主何所思道:“智掌門所言差矣,盟主不過提醒諸位莫要輕敵。我在西域這許多年,須知盟主之言,並未言過其實。”
華山派掌門武嶽斜睨了智高一眼,道:“何教主,在座諸位,大多曾參與數年前那一役,隻是尚有新晉後輩,並未親見青冥教主。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如就請何教主向諸位介紹介紹,大家也好多做準備。”
嵩山派掌門智高原是兩年前方才接任掌門一職,本來與在座諸掌門較為疏遠,聽到武嶽如此說,不覺有些刺耳,重重“哼”了一聲,武嶽自顧轉向南宮木,也不去理他。
南宮木道:“如此甚好。”
何所思道:“謹遵盟主令諭。”轉頭向大家道:“諸位,我們所說的西域三教,乃是通天教、白雲教和青冥教。三教源出一脈,是由原西域大魔神教分裂而來,供奉的是西域火神,其中以通天教勢力最為龐大。但自數年前那一役後,通天教元氣大傷,軒轅政這些年都在休養生息,勢力最雄厚的就變成白雲教。不過,青冥教近年勢力擴充也極為迅速,已可堪與白雲教比肩,頗有青出於藍之勢。這些年來,青冥教向各方滲透的意圖愈加明顯。”
“青冥教地處昆侖山脈西部最高峰火焰峰上,上峰有九道天塹。至於青冥教主,在西域乃是驚才絕豔的人物,傳說是少年成名,故事則是各種版本都有。據我所知,這位教主慣使袖箭,腰間常別一枚碧玉做的笙。至於他本人,我沒有見過。青冥教中,有個修羅門,專門負責在各地進行行刺暗殺,死在修羅門中的各路英雄不勝枚舉,不止包括中原武林人士,也包括西域豪傑。還有一個天羅門,專門負責收集各地情報,除此之外,教中尚有四位護教天王,七大弟子,以及所轄大批西域高手。數年之前,我曾與青冥教四天王之首的東天王交手,不小心中了他奸計,挨了兩記青冥火焰掌,休養了整整一年,方才撿回這條性命。”
說罷,恨恨不已,森然道:“我若再見到此人,定要剝其皮食其骨,方能瀉我心頭之恨。”
眾人見這何所思原是個滔滔不絕,儒雅多才的人物,此時卻是一副恨不得生食其肉的凶惡模樣,反差如此巨大,可想而知與青冥教結仇之深,結怨之重,心中都頗為同情。
東方謙站起身來,對何所思抱了抱拳,沉聲道:“何教主,你且放心,你的事便是我們大家的事,也是整個中原武林的事,大夥兒絕不會袖手旁觀。”
何所思謝過了,神情有些激憤,大聲道:“有東方使君這番話,何某人便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南宮木在主座抱了抱拳,道:“何教主且請坐。俗話說的好,冤有頭,債有主,我們一起謀一個萬全之策,不愁大仇不能得報。”頓了頓,轉向大家道:“不知在座各位可有良策?”
華山派掌門武嶽乃是公認的多智之人,起身道:“盟主,惟今之際,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以儆效尤。不然,那些邪魔外道會以為我們怕了他們,愈加猖狂。”
林鶴道:“武掌門有何良策?”
武嶽道:“盟主,林使君,我們不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青冥教是在汴陽城中將福威鏢局滅門,換言之,他們在汴陽或者附近定有落腳之處。我們動用一切力量,找尋他們藏身之處,即便找不到,也要攪得他們不得安寧,這叫打草驚蛇。至於報複青冥教這兩年來的暗殺及滅門行動,那要勞煩天理教何教主。在西域歸附於青冥教的小幫派中,滅掉一個,他們殺我多少人,我們就殺他多少人。”
東方謙道:“以怨報怨,未免太過血腥,傳出去,怕有損我中原武林的聲望。”
武嶽道:“但唯有如此,方能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