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這一批道友的供給,他不必再夜夜冥想,而是將夜間的時光全部用來為他人做事。
此後一連數日,整理庫房、照抄賬本、夜間巡視,這些沒人樂意幹的苦活累活,他都一一做了,更是贏得了一片讚譽之聲:“那公子可勤快了,什麼都搶著幹!”
老管家甚至特地把他叫去談心,賞他一碗蓮子羹,還囑咐道:“你也是蠻拚的,不過人的身子骨畢竟不是鐵打的。要當心身體。”
齊天樞道了謝,說自己年輕身體好,而且前幾日剛剛服用過仙丹妙藥,精力充沛,多做些是應該的。老管家聽了很是舒服,雖然當場沒說什麼,但是每日向手下例行訓話的時候,便開始一再拿齊天樞舉例,言必稱“多跟那公子學學”,後來覺得稱“公子”有點別扭,幹脆直接說:“你們跟天樞好好學著點!”至於服用仙丹妙藥這個前提條件,自然就忽略不計了。
每日如此訓誡,過了三日,齊天樞再次施展教化,居然又漲了三百道友,顯然有不少他未曾共事過的人也加入了進來。
同樣的,這些新朋友也沒什麼神通天賦,隻是普通人,但一樣能通過暗金絲線,源源不斷地帶來暗金色的力量。道友由三百多漲到了六百多,人數翻了一倍,每日所帶來的力量也整整翻了一倍。現在齊天樞收獲這神秘力量的效率,是他以往在大成宮中靜修時的兩倍都不止。
與他自己靜修所獲的暗金力量相比,這些來自於道友的力量更為豐富、更有層次,深深淺淺,濃濃淡淡,聚集到暗金石碑之上,交織在一起,漸漸凝為山的形狀。與先前的暗金高山所不同的是,這座初具雛形的山體之上,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摩崖石刻。他清點了一遍,足有六百多篇,頓時明白,這每一篇石刻,都代表了一名道友的心聲和誓願。
這座山體不過十多丈高,稱之為土包也不為過,遠不能跟先前那千丈高山相比,但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卻已經超越了前者。六百多人的智慧集合在一起,總比一個人單獨冥想要強一些。
於是,山石之上,“仁”字重現,而湊近仔細觀察這個字,就能看到它是由無數閃著暗金光芒的蠅頭小字構成的。
這天夜裏,齊天樞對著這“仁”字看了一宿,心中豁然開朗:“天地不存,唯人心爾。原來這禮樂之書中的道義,是凝聚人心的道法,是仁王之道。這暗金色的靈力,是仁王之力!”
自大荒古道得此無皮之書至今,修行十載,齊天樞終於知道了自己所修道法的名稱,也漸漸開始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就是:
凝聚人的力量,度過末日天劫。
這使命很宏大,連自稱擁有聖子的乾坤門都不敢說能夠承擔如此重責。然而,他自知以自己目前的聲望和實力,連自保都是問題,談什麼幫助眾生渡劫,簡直癡人說夢。
他算了筆賬:雖說現在擁有六百道友,獲得仁王之力的速度比以往翻了一倍,可這依然是遠遠不夠的。
照這個速度,就算是要恢複到當日在雲煙閣中與玉龍子交戰的狀態,也要用上五年,太久了。他所擁有的時間,頂多三個月,三個月一到,就是青雲宗選拔參加常春論劍人選的大比武,就是仇家玉龍子歸來的日子。
掐指一算,他覺得自己至少需要再將道友的人數翻上二十倍,才能在三個月內堪堪將自己的實力恢複,不然,縱然他有升龍等等五項絕技在身,也無法很好地布施給葉凝兒。
六百的二十倍,就是一萬二,相當於一座中等規模的市鎮了。上哪裏去找一萬兩千個道友呢?看來,需要出去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