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亭不是獨創,其實很早就有了,不過以前大都流於形式,但是現在治安亭安裝警燈,安裝了電話,同時配備電警棍,並保證有人二十四小時值班,另外王澤安做的最精細的一件事,就是將全市的保安人員籠絡了起來。
有市公安局定期對所有的保安人員進行培訓,並組建保安公司,將這些保安人員變成了聯防員,再加上各街道村委的治安聯防員,保證每條街道每條村子都有治安亭,保證二十四小時有人值班,一旦有警情,能夠確保五分鍾之內有人趕到。
當然為了促進這種製度形成,在劉浩宇的支持下,王澤安推出了一種辦法,那就是補貼和出警補貼,一般每名聯防員補貼三十元,而每次出警補貼視情況而定,在二到四元之間,遇到貼別情況還另有獎勵,有的地方警情多,甚至可以以此為生,有的時候掙的錢甚至比行政幹部還要多。
另外就是保安,出警也有補貼,當然保安安裝的電話,是那種隻能接不能打的,這是王澤安來了之後,做出的最大的改變,大大提高了聯防員和輔警的工作積極性,無論白天晚上,能見到巡邏的了,甚至有時候閑散的保安都會主動出來配合巡邏,就為了掙那份補貼。
建寧市區的治安是沒問題了,不敢說夜不閉戶,但是無論是小偷小摸,還是打架鬧事的,幾乎是絕跡了,關鍵是現在聯防員都和打了雞血一樣,整天天就琢磨著抓個小偷呀,或者是抓個打架鬥毆的,那可是有質按提成的。
當然無論是王澤安還是李海峰,知道這其實隻是權宜之計,這隻是在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一旦經費得到保障,一旦人員配備齊全,聯防員就可能會取消了,當然兩人的共同的意見是保留,畢竟治安治安長治久安,隻有長期治理才能永葆平安。
劉浩宇對李海峰也是支持的,在劉浩宇離開建寧之前,劉浩宇和黃書記崔市長都做了溝通,提前為李海峰簽署了一份,公安局建設家屬樓的文件,這就是給李海峰的大禮。
這屬於集資樓,有市裏籌備土地,土地等於是免費的,然後完全以成本價讓職工集資建樓,但是從九七年開始,國家已經開始有計劃地停止了集資建樓的這種問題,開始大力推行商品樓了,可以說公安局這件事完全卡在了節骨眼上,也虧得劉浩宇做了許多工作。
民警們累死累活的圖啥,雖說有民警的榮譽感,但是更多的也是為了自身的生活,民警們工地不高,福利不高,也隻能勉強糊口而已,要說混的多好不至於,他們比企業職工掙得少,當然隻是暫時的,但是打鬥民警接聽情況也就是一般,買商品樓買不起,但是集資建樓,卻還能買得起,所以民警們都熱切地盼望著。
但是以前公安局做不起補貼,所以一直在擱置,而王澤安則一心撲在了治理上,這件事也沒有能在他任期內解決,索性就留給了李海峰做人情。
說收買人心其實也就是那回事,你不能給幹部職工民警弟兄實在的好處,憑什麼讓人跟著你幹,還給你幹出成績來,榮譽隻能增強集體感,不是萬金油,更不能保證長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