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走之前,何書記財更不會有什麼顧慮,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李紅軍有這麼鄭重的給他打電話,卻是第一次,何書記感覺得到那種凝重和糾結,或者隻是一種擔心,但是畢竟是好心好事。
要說起來,德陽還真是沾了何書記的光,使出了建寧之外,在防洪抗災上下力氣最大的,不但老百姓支持,各縣區支持,就連那些投資商都支持,總之有錢好辦事,說到修理河道防洪抗災,單單是湘潭與趙縣的捐款,就高達兩千萬,再加上如今各縣區都有錢了,所以德陽搞的聲勢浩大,投入了人七千多萬,將轄區內所有的河道進行疏通治理,對河堤加固檢查,另外備足了抗洪的物資。
沒有白白的付出,到了九八年的時候,德陽在臨河省可以說一枝獨秀,一點水災沒有遭受,成為當時的明星市,何書記也因此進入了省政府班子,那都是後話放開不提。
相對於郭書記在北湖省,臨河省胡書記特意開了個會,交代了一下將明年防洪抗災列入計劃之中,要更加重視之類的,並宣布要成立巡視小組,相比起北湖省已經很重視了,但是也是有些流於形式的。
不過臨河省到底不一樣,還有李書記全力推動,李書記快退休的人,可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大筆一揮,則領各縣公安係統全力調查防洪抗災的事情,調查河道整修之中的貓膩,並下撥了專項資金,有錢就是任性。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政法係統因為李書記的指示,力度相當的大,再加上紀委從上而下的指示,每個縣紀委都要成立督察小組,對轄區內的河道地段進行檢查,?否則出了事就要為此負責。
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竟然從公安和紀委開始了,一舉掀翻了各縣市大批的貪腐人員,也查出了很多河段中的問題,有的河段甚至沒有鋼筋,有的已經開裂,根本經不住一場大水。
這樣的結果讓胡書記大怒,立刻責成各縣市整頓,並簽署責任狀,誰出事誰負責,並專門擠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整個臨河省都在大搞水利建設。
和臨河省相比起來,北湖省就差了一些,郭書記雖然在省常委會上提出了這件事,但是由於沒有太多的人支持,最後也隻是下文督促各縣市?自查自糾,不過過屬於季惱怒之餘,由省委派下了檢查組,對各縣市的防洪抗災情況進行檢查,雖然比不上北湖,到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給郭書記在九八年出了亮點。
至於建寧市才是真正的亮點,沒有任何地方能和建寧相比,這麼窮的一個地區,除了水利部下撥的五千萬扶貧資金,還有市裏自行配套的三千萬,成為了全國在防洪抗災上的先進單位,到了九八年,簡直成了明顯單位,一場大洪水反而給市委市政府,給劉浩宇增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