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是好,關鍵是修路和配套設施,包括管網的鋪設等等一係列的問題,可不是件小事,那是一項係統性的工作。
“這問題不難解決——”對於有張誌華客觀的問題,劉浩宇笑了笑:“咱們先說說小區建設,還有商業街的開發,包括酒店商場這些都是商業用地,相比起來比工業用地的價格要高的,一畝地可以到三四萬元,一座小區就要占地上百畝,甚至於幾百畝,包括現在的工業用地,都會隨著房價的增長和土地的減少而增高,這樣一來就會產生土地收益,修路完全可以憑借土地出讓金來修建,隨著公路和配套設施的完善,隨著工業商業的發展,土地將會越來越值錢,咱們可以將規劃作為三期或者四期發展,這樣就可以籌集到更多的款項,修路應該問題不大。”
土地出讓金?劉浩宇這是將所有的規劃和土地出讓金畫上了等號,誠然如果規劃真的都做到的話,修路不是問題,但是前提是土地賣出去,畢竟這裏不是縣城,一畝地三四萬就已經是高價了,最少在座的眾人不敢那麼想。
“可能大家覺得咱們張莊情況不允許,但是我說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口問題,一是增加常住人口,二是增加外來人口,我來說一說吧,我剛來張莊的時候,張莊有人口三萬六千七百六十三人,而到現在,張莊常住人口有三萬八千六百九十四人,外來人口一千零八十六人,流動人口有一千六百五十多人次,也就是說人口增加了四千多,如果人口計劃成功,萬戶銷售大軍能為張莊增加上萬人口,而工業投資用工又會給張莊帶來五六千的人口,同時來做生意的外來人口會增加五六千,這人口總和就能達到六七萬,已經可以比得上縣城了,而這一切都要取決於高速的發展,一旦等其他的鄉鎮發展起來,咱們這些優勢就沒有了。”這些東西劉浩宇早就準備過,高發展?必然會帶來高人口增長,發展越快就越是如此。
頓了頓,劉浩宇吐了口氣:“如果這規劃通過,小區的建設同樣會給張莊帶來大量的用工,大量的用工潮又會反過來促進張莊商業的發展,老百姓會變得更加富裕,就會增加他們的購買力,現在已經開始限製農村建新房了,那勢必會增加對樓房的需求,你們覺得呢,這根本就是一種良性循環。”
“劉鄉長,我插句嘴,如果這件事交給你操作,我想問一問你劉鄉長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嗎?隻要你敢保證,那我們當然願意支持你。”劉浩宇說的正帶勁,卻忽然被賀鵬給打斷了,乍聽起來賀鵬這話沒毛病,但是熟悉賀鵬的卻都知道,賀鵬絕對不是什麼心胸開闊之輩,當然不可能真的支持劉浩宇,無非是將事情砸死在劉浩宇身上,真的成了當時候在裏麵插一腳,功勞都是大家的,不成的話,那就對不起了,黑鍋你自己背,而且還要想辦法往死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