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的時候,這對於政府管理絕對不是好事,鄉裏有啥事都必須和楊光濤商量,楊光濤不同意,這事情就幹不了,也是鵲山縣最嚴重的宗族勢力,大裏說,影響著一縣的管理。
楊家自然維護楊家的利益,隻要縣裏和楊家的利益相衝突,楊家聚會抵製,一個莊廟鄉成了楊家的獨立王國,楊光濤就是土皇帝,但是也正是這種宗族勢力,在這時候卻有著不錯的效果。
楊大東一個電話給楊光濤打了過去:“叔,我是大東,現在市裏來支援了,你馬上把咱們楊家人都拉倒大堤上來——”
楊光濤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比較倔的那一種,沒等楊大東話說完,楊光濤就哼了一聲:“張英那王八蛋,這是坑你呢,大東,你聽我的,現在就下來,我倒看看在莊廟鄉誰能動你一下,又有事讓張英那王八蛋和我來說——”
張英就是縣委書記,是張家的人,可以說鵲山縣也把持在四大家手裏,又各有各的地盤,在縣裏爭權奪利,在下麵有經常打成一團,從楊光濤的華麗就聽得出來,楊光濤對縣委書記沒有絲毫的尊敬,就能想象鵲山縣的情況了。
“叔,現在不是計較那個的時候,真他娘的決了堤倒黴的是咱姓楊的,別的別說了,馬上把楊家人都拉上來,先把是挺過去再說。”楊大東自然知道楊光濤在意什麼,那自然是楊家的安危,,隻要是楊家有危險,楊光濤就肯定拉著人上來。
楊光濤也有自己的判斷,這一段離著莊廟鄉最近,一旦決堤淹的就是莊廟鄉,淹的就是楊家,所以心裏不忿,卻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
這河段靠近莊廟鄉,但是土方被偷的地方,卻不屬於莊廟鄉,楊家人也不允許,這段屬於和莊廟鄉相接的宜屯鄉,也是楊家和張家爭奪利益的地方?,所以土方被偷了,才都當睜眼瞎。
有了楊光濤的支持,莊廟鄉可是發動了幾千人山大堤,短短不到半天時間,就仿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上河工的時候,扛著鐵鍬,扛著洋鎬,推著手推車,三四千人就湧上了大堤。
而龐愛民也趕緊的聯係周國勝,讓周國勝立刻調集物資往鵲山這裏支援,重要的是水泥樁和鐵管什麼的,當然麻袋也更需要,最少十五萬條以上。
好鄰居為首的這些企業,究竟在塗州存了多少抗災物資,或許也隻有經手人才知道,接到消息,周國勝一個電話打過去,好鄰居就立刻調集了二十萬條麻袋,三千根水泥柱子,一千根鐵管,另外還有砂石料一大宗,另外諸如防雨帳篷六百頂,米麵糧油蔬菜又是一大宗,全力支援龐愛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