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追求智慧:跟蘇格拉底相處一下午(1)(3 / 3)

最後,神諭顯示:世上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得到這個喻示之後,凱勒豐非常高興,他特意跑到蘇格拉底那裏,跟他說了神諭的內容,可他從蘇格拉底臉上看到的是茫然和不安。

原來,蘇格拉底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世上最聰明的人,他覺得一定有人比自己更聰明。於是,蘇格拉底決定,要找到一位智慧和聲望都超過他的人,以證明神諭並不準確。

蘇格拉底去了一位政治家那裏。那位政治家一向以知識淵博自居,他和蘇格拉底侃侃而談,一副誌得意滿的樣子。在談話中,蘇格拉底看清了政治家自大而又無知的嘴臉。他想,這個人非常無知,卻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而我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看來我要比他聰明一點。

告別了政治家之後,蘇格拉底又找到了一位詩人,結果,他發現詩人自以為能謅幾句酸詩便可以目空一切,依然是個不如自己的人。

接下來,蘇格拉底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工匠,想不到工匠也和詩人一樣,覺得一技在手便是無所不能,同樣愚昧得可笑。

最終,蘇格拉底悟出了神諭,他明白了,神說他最聰明,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無知,神是想用蘇格拉底來警示世人。同時,蘇格拉底也從這個過程中發現了自己,他變得更謙虛了。那之後,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弟子,要懂得通過智慧的方式發現自己。而發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

這個故事給了喬布斯很大的啟示。正是因為他從蘇格拉底的故事中獲取了營養,所以才會表現出足夠的謙虛。當然他的這份謙虛不是表現在對待身邊的人身上,而是滲透到產品當中。試看喬布斯的產品,都是以簡單為最大特點,他從不像其他同行那樣,炫耀各種近似魔幻的功能,而是腳踏實地地從最有利於客戶應用的方麵入手。

這,正是喬布斯的智慧。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麼,更知道如何用自己所有的獲取自己想要的。

我們想要成功,也要像喬布斯一樣,培養智慧,先從了解自己下手,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夠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然後用自己有的去獲得自己想要的。

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我們做到之後,才能夠獲得更多,讓我們與別人不同。這,正是喬布斯的成功秘訣。

NO.85智慧,便是無限地接近真善美

有大智慧的人不一定要有過人的聰明和頭腦,很多時候,隻要品格夠高就可以了。無限地接近真善美,就是大智慧,這是禪的真諦。

——史蒂夫·喬布斯

智慧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可是,能夠得到的好像並不多。其實,獲得智慧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說它難是因為獲得智慧往往需要我們付出很多,要不斷地學習,要懂得努力,要足夠刻苦,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說它簡單是因為有的時候,不需要刻意追求,隻需要做到真善美就可以了。

在這一點上,喬布斯做得很好。很多人都在尋找喬布斯成功的原因,不過大多數人都將目光放在了喬布斯追求完美的情結和不放過細節上。卻不知,這不過是看到了表象而已,並沒有尋找到根源。

喬布斯能夠成功,是與其追求真善美,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關的。試想,如果沒有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是不會將改變世界視為自己的目標的。而如果沒有一顆善良的心,他也不會將為客戶提供最完美的應用體驗作為自己的經營之本。同樣,如果沒有求真的精神,他是不會在研發產品的時候精益求精的,沒有對美的追求他不會在蘋果產品的設計上下那麼大的功夫。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對客戶的愛,沒有對世界的大愛,喬布斯就不會那麼精益求精。這是喬布斯的品格,更是他的智慧。也充分印證了一點,其實,無限接近真善美,就是一種大智慧。

在這一點上,不僅喬布斯的故事可以證明,還有很多其他故事也很能說明問題。

瑪麗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女孩,普通得甚至已經快要失去存在感了。不管是在村裏,在學校,還是在家,她似乎總是被遺忘,沒有人會在意這樣一個普通的小女孩。為此,瑪麗很苦惱。

她經常會將自己打扮得與眾不同,以吸引別人的目光,可是,每次都失敗,不僅沒有人因此而在意她,反而常常有人嘲笑她。瑪麗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不是長得普通,而是沒有足夠的智慧,所以才沒人理會自己。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她徹底放棄了,甘願做一個平凡的醜小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