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盤的視角考慮問題是一種宏觀思維方式,它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理解:整體思維、曆史思維、全局思維。
整體思維要求我們把認識的對象當作一個整體來考察,把一個認識對象看成是一個整體,抽象成一個完整的的事物,忽略其內部結構。整體思維不局限於事物的具體特征,而是將之與其他相關事物進行比較,觀察外部變化對認識對象產生的影響。
曆史思維以發展論為其哲學根據,認為事物是一直沿著某種發展趨勢運行,在這個運行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變化。因此曆史思維認為從時間曆程來考察,事物處在某一時間點的狀態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麵事物在某一時間點上表現出來的特征都可以通過曆史的回溯找到其產生的原因。
全局思維認為認識對象的內部關係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其中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後表現出認識對象的一個宏觀的外部特征。全局思維認為任何一個局部的變量都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宏觀思維的三個維度可以歸結為一種係統論、係統思維的方法。係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告訴我們,當我們麵對一個問題時,必須將問題當作一個係統,從整體出發看待問題,分析係統的內部關聯,研究係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係和變動的規律性。問題的內部不僅存在關聯,與外部環境也同樣產生作用。我們必須將其分開進行觀察,然後再將其按照係統的模式來進行分析。
在係統思維中,整體與要素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整體離不開要素,但要素隻有在整體中才稱其為要素。從其性能、地位和作用看,整體起著主導、統帥的作用。因此,我們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必須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把整體的功能和效益作為我們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這一名言,就是係統思想的凝練。“當烏雲密布、天色昏暗,我們便知道快要下雨了。我們也知道在暴風雨過後,地麵的流水將滲入好幾英裏以下的地下水中,明日天空又要放晴。這一切的變化雖有時空的差距,然而事實上它們都息息相關,且每次運行的模式相同,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這些影響通常是隱匿而不易被察覺的。唯有對整體,而不是對任何單獨部分深入地加以思考,你才能夠了解暴風雨的係統。
係統思維方法需要將各要素之間點對點的關係整合成係統關係,在一般人的眼中,也許甲和乙是沒有關係的兩個獨立個體,但是,以係統思維方法去考察,卻能夠發現,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有機整體,那麼,處理問題時就要將甲和乙全部納入考慮範疇。
看問題不能隻停留在表層階段,而應透視本質。許多事情的發生似乎是偶然、孤立的,但是,當我們分析其本質時便會吃驚地發現,它的影響之廣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做事要出實效,我們必須自覺將係統思考的思維貫徹下去,讓自己做到能將看似簡單的問題放在係統中思考,以動態的思維看問題,並且在係統中抓住問題的本質,樹立防微杜漸的思想,將落實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誰都想在事業中取得大的成就,想在生活中獲得快樂與幸福,那就應該對狹隘的視野有所突破,培養自己的宏觀的係統的思維,如此就能把眼光放長遠,把胸懷放廣闊,用一種大智慧來應對人生。
NO.73每天都保持持續改進的風格
我從我的偶像鮑勃·迪倫身上得到了鼓舞。迪倫讓我欽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拒絕停滯不前。很多成功的藝術家在事業衰退期都會有這樣的經曆:他們一直在做最初令他們成功的事情,而不再冒險嚐試去做新的事情,因而他們的事業停滯不前。如果他們能夠繼續冒險,那麼他們依然是真正的藝術家。迪倫和畢加索一樣,他們一生都在經曆失敗,也在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