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人脈存折不可缺少(1)(1 / 3)

點滴之恩,湧泉相報

俗話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我們要常懷感謝的心,來看待朋友的幫助。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認為朋友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既然是朋友,就應該為朋友兩肋插刀。但是如果你轉換一下思維就會發現,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錯誤觀點,因為朋友沒有幫你的義務,幫你是出於他的意願,不幫你也是天經地義的。因此,朋友的幫助,點點滴滴都是人情,要心存感激。

一次,古羅馬眾神決定舉行一次歡迎會,邀請全體美德神參加。真、善、關、誠以及各大小美德神都應邀出席,他們和睦相處,友好地談論著,玩得很痛快。但是主神注意到,有兩位客人互相回避,不肯接近。主神向信使述說了這一情況,要他去看看這是怎麼回事。信使神立即將這兩位客人帶到了一起,並給他們介紹起來。

“你們兩個以前從未見過麵嗎?”信使神說。

“沒有,從來沒有。”一位客人說,“我叫慷慨。”

“久仰,久仰!”另一位客人說,“我叫感激。”

正如這個故事所揭示的,生活中慷慨的行為總是難以得到真誠的感激。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仰賴著他人的奉獻,隻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點。

有一位傑出的美國軟件師曾說,他很喜歡中國的女孩子。他表示,西方女性把男士們的紳士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男士們幫女士提重物、搬東西、開門、拉椅子,都是理所當然。同時在西方的教育下,他們男士也視這些紳士行為是理所當然。但有一件事讓他改變了以前的看法。有一次他們公司擴大營運,他們部門從10樓搬到8樓,每個人必須把自己的東西和一桌一椅搬下去,當這位美國的軟件師搬一張椅子時,發現挺重的,他擔心一個女孩子如何搬得動,於是他告訴那位中國女孩,椅子還是交給他們有力氣的男同事搬為好。結果一路上,女同事陪他們聊天,男同事搬好了,女同事還忙著倒開水、泡咖啡給他們喝。他後來講道:“在我們國家,搬運重物理所當然是男孩子的工作,沒有人會陪你聊天,沒有人會感激地倒開水、泡咖啡,也許是中國人沒這個觀念,但是中國女孩體恤別人的作風,可愛得多,我們幫她們,不但樂意,而且開心,這種受人尊重的感覺真好。”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好心視為理所當然,朋友樂於與我們交往,一些小事情,當然幫得十分樂意。但是,誰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好心得不到好報,一次兩次也許還可以忍受,但是漸漸地就會用光朋友的交情,那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朋友似乎不再那麼樂意助人了。

也許有人會說,找朋友幫忙,給幾個錢或是請他吃頓飯、送個東西,好像把友誼貶低了,把朋友的交情看俗了。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適度地表達我們的感激是必要的,也許我們不懂得比較高尚的做法,吃頓飯、送個小禮物,也僅能表達我們感謝的萬分之一,但它的作用不在於行動的本身,而在於心意的表示,不管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感激之情,最重要的是,我們說出來了,對方也聽到了,知道我們有多在乎這件事。

智慧之源我們應該記一句話:天底下沒有誰幫誰是理所當然的,今天人家抽空過來都是人情,即使無錢可賺,也應心懷感激。與人相處你要時常轉換一下自己的思維,不要囿於習慣和傳統,那樣會讓你得不償失。

不忽略細節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細微之處見真情。注重了細節就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的尊重,處於不敗之地。

社交場合中那些廣受歡迎的人往往都是注意細節的人。細節中往往滲透了人心的微妙之處,留意了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常常會給你帶來很多益處。生活從細節開始,它影響著你的一生幸福、一生成就。在社交中有一些看似很小的小事,往往會被人忽視,但小事實際上會起很大作用的,你要用心注意以下幾點:

做客時要吃掉主人給你的水果

王玉和同學李雪經人介紹去拜訪一位仰慕已久的老師。到了老師家裏,師母親切地招呼他們吃水果,並熱情地給他們一人拿了一個蘋果。因是初次上門,王玉有點不好意思,所以再三推辭後接過水果放在桌角。熱情的師母看了看他沒說什麼,不過卻同接過蘋果就吃的李雪聊起了家常。

吃掉主人的東西是對她熱情款待的這份心意的一種最好的肯定。其實像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比如去朋友家做客,在咖啡店裏碰上別的朋友,他們會熱情地招呼你入座,然後請你吃東西。這時候最好別不好意思,不妨大大方方接過來吃,他們若是真心的,你接過來就表示你接納了他們的熱情,他們會自然地感到你的親切與隨和。

不要讓你的客人孤獨地出門

好友夏利加曾對我說她的初戀埋葬於對方的一個小細節。那天晚上她從男友家裏出來,男友說:“我送送你吧!”她推辭說不用了。男孩就沒有再送。

在她走下第三級樓梯時,她聽到防盜門“咣當”一聲關上了,她的心倏地一片冰涼。後來任憑男孩再怎麼努力,她都義無反顧地離開了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