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臉、要麵子、臉皮厚、體麵、留點麵子、看我的麵子等,已成為日常生活和交際的基本概念。
有的人因為注重麵子丟得更多,有的人因為丟臉掙足了更多的麵子。
西漢初年,北方的匈奴首領冒頓殺父自立為王,自立事業,大大地威懾了它的鄰國東胡。為了限製匈奴的發展,東胡國不斷挑釁,企圖尋找借口滅掉匈奴。
西北部草原上的匈奴人以強悍善騎著稱。國中有一匹千裏馬,全身上下沒有一根雜毛,皮毛油黑發亮如軟緞。它為匈奴國立下過汗馬功勞,能日行千裏,被匈奴國視為國寶。東胡國知道後,便派使者到匈奴國索要這匹寶馬,匈奴群臣認為東胡國太無理了,一致反對。
足智多謀的冒頓一眼便看穿了東胡的企圖,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他心裏明白,舍不得孩子打不著狼,於是,冒頓決定忍痛割愛來滿足東胡國的要求。他告訴臣下:“東胡之所以要我們的寶馬,是因為與我們是友好國家。我們哪能因為區區一匹千裏馬而傷害與邊鄰的關係呢?這樣太不合算了。”這樣,他就把寶馬拱手送給了東胡。
冒頓雖然表麵上不和東胡作對,可他暗地裏壯大實力,希望有朝一日將丟的臉找回來。
東胡國王得到千裏馬以後,便認為冒頓生性膽怯,就更加狂妄起來。他聽說冒頓的妻子很漂亮,也起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講要納冒頓的妻子為妃。
冒頓的妻子端莊賢淑,年輕貌美,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聽東胡國王如此羞辱他們尊敬的王後,都氣得摩拳擦掌,發誓要與東胡決一死戰,冒頓更是氣得牙齒咬得吱吱響,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還算個男人?況且還是個國王!然而他轉念又一想,東胡之所以三番五次使自己丟臉,是因為東胡的力量還比匈奴強大,小不忍則亂大謀,一旦發生戰爭,自己的實力不濟,很可能會戰敗,還是再忍讓一回,等以後有了合適的時機,再與東胡算總賬。
因此,他強作笑廒,勸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東胡卻隻有一個啊!豈能因為區區一個女人傷害與鄰國的友誼?”這樣,他又把愛妻送給了東胡國王。
然後,他召集群臣,指明東胡氣焰囂張的原因,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鼓勵大臣們內修實力,外修政治,以後將丟的麵子找回來。群臣聽冒頓分析得有道理,於是也按照冒頓的要求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以便日後能雪國恥報仇恨。
東胡國王輕而易舉地得到千裏馬和美女,就認為冒頓真的懼怕他,更加驕奢淫逸起來。他整日燈紅酒綠,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國力逐漸衰弱。然而他卻毫無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兩國交界處的方圓千裏的土地。
這時的匈奴又怎麼樣呢?匈奴經過冒頓及其群臣多年臥薪嚐膽的治理,政治清明、實力雄厚、兵精糧足,老百姓安居樂業,已遠遠超出了東胡。
東胡的使臣來後,冒頓召集群臣商議,大臣們不明白他的態度,都在那裏沉默,有人耐不住這可怕的寂靜,聯想到以往兩次的事,就試探地說:“友誼可能重於一切,我們就送給他們千裏土地好了。”冒頓一聽,怒發衝冠,拍案而起,振振有詞說:“土地乃社稷之根本,豈可割予他人!東胡國王霸我皇後,索我土地,實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現在天賜良機,我們要滅掉東胡,以雪國恥!”他親自披掛上陣,眾人同仇敵愾,一舉消滅了毫無防備的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