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了解別人的口味(1 / 1)

有一桌菜,如果都不是別人喜愛吃的,他會狼吞虎咽吃個精光嗎?要是你知道了他的口味,做上幾碟他喜愛吃的菜,他會心頭非常高興,對你產生好感。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當中,要讓別人接受你手頭的“菜”,你必須要先了解他的口味。

瑾瑜是一推銷員,老板讓他把公司裏的一件服裝推銷給市長。瑾瑜前前後後找了市長幾次,見麵就說,“市長,您好,可以麻煩您一下看看我們的衣服嗎?我想您穿上它一定很合適。”市長看也沒看,就拒絕了瑾瑜的要求。

瑾瑜一直沒有成功,他搞不沒明白,這麼價值連城的衣服市長連看都不看一眼,市長可是平時最愛新衣裳了。

調查了良久,瑾瑜發現,市長最討厭生意人一開始就和他討論生意的事情,而且,市長有一個習慣,他愛喝茶,尤其是西湖的龍井茶。

掌握了市長的喜好後,瑾瑜再一次去找市長。說到自己是多麼地喜愛西湖,尤其是西湖的龍井茶,市長聽得津津有味,逐漸和他侃侃而談。瑾瑜默默地聽著,市長仍意猶未盡,想想自己當初在西湖的一段時光,那可說得天花亂墜。瑾瑜不住地點頭,還不時地應和著,市長很是高興。

等談話快結束了,瑾瑜故意說了一句,“市長是那麼地喜愛西湖,剛好我有一件禮物要送給市長,它也是西湖產的。”

市長很是驚訝,接過來一看,是以前瑾瑜推銷不成的服飾,市長笑了,不僅買下了這件服裝,還答應瑾瑜,他的朋友的一個工廠正好缺一些衣服,正催他訂購呢!其他的不說了,就要定了瑾瑜那裏的服裝。

瑾瑜推銷成功了,老板對他大力嘉賞。瑾瑜說,“看來,不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不了解別人的口味,想引起別人的興趣,不行啊!”老板笑了,“這就是我讓你明白的道理,要讓別人喜歡你,你首選應知道別人的愛好與喜好,否則,忙乎了一陣還一無所成。”

瑾瑜了解了市長的口味,成功地推銷了服飾,這說明,要想贏得別人的喜愛,應該首先明白別人的愛好、興趣。投其所好,往往能事半功倍。要是不了解別人的口味,可能事情辦砸了還落得別人的厭煩。所以,迎合別人的口味會讓別人喜歡上你,否則,事倍功半,後果不堪設想!

(1)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索問題,想想別人到底愛好什麼,你應該怎麼做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如果你就那麼放開手地去做,很難會進入他喜歡的領域,他不喜歡就會把你退卻,據之於門外。你受到了冷遇,就應該思索,要想贏得別人對你所要做的事情滿意,就應該從他的喜好為基本出發點,一旦適合了他的口味,你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落地。

(2)知道別人的口味,並不是讓你去討好別人迎合別人,有時,你不站在對方的角度為根本出發點,你永遠不會贏得他的信任,他可能永遠會把你拒之於門外,隻有你從他的角度,凡事為他著想,他當然感激你,就算你沒有什麼要求,你偶然提出了,他也會竭力相助的。

(3)多給別人一些他喜愛的東西,適當即可,千萬不可為了迎合而釀成大錯。世上總有一些人為了贏得別人喜愛,拚命地奉承,結果反而太聰明,聰明反對聰明誤,落入了不該的結局。

(4)適時談論一些別人感興趣的話題,別人高興了,如果你有所求他才會答應你,千萬不可漫無目的,嘴像機關槍,不光他會驅客,以後很可能你不再會尋求到他的任何幫助。

(5)和別人建立良好關係,如果不知道他的口味,也不要試圖去揣摩,以免牛頭不對馬嘴,有時你真誠,不去討好他歡心,他反而更信賴你、喜歡你,從而你的條件你需要做的事情,他都會盤全答應,關鍵在於你真誠,不虛與委蛇。

(6)人們不喜歡存有不軌企圖的人,你從他的角度出發,不要心存任何非分之想,免得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太油頭,他不會接近你,你的要求你的條件他也可能全盤否定或者不予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