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闌玉砌應猶在
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吳奇隆、劉濤主演)的片尾曲,非常好聽。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自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於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稱南唐後主。李煜性格軟弱,迫於形勢,對宋稱臣納貢,苟且求安,並借佛教安慰精神。宋開寶八年(975),宋軍長驅直入,圍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隨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兩年後去世(據說是被宋太宗用牽機藥毒死)。李煜聰穎過人,博通眾藝,書法自創金錯刀、攝襟書和撥鐙書三體。畫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別為一格。又通曉音律,精別雅鄭,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鈴曲破》等曲,又曾與昭惠周後審訂《霓裳羽衣曲》殘譜。兼以富於藏書,精於鑒賞。詩文俱佳,詞則尤負盛名。
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以描寫宮廷逸樂生活為主,風情綺麗,清靡婉轉。後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鬱蒼涼。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與晚唐以來的香豔詞風頗見異趣。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豐富了詞的藝術手段,在詞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今存詞三十餘首,與其父李璟彙刻為《南唐二主詞》,後人屢有增補,多至四十六首,然其中多有他人之作羼入,未盡可信。有王仲聞、唐主璋、詹安泰等箋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