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北京市就率先實行強製火葬政策(漢族)。時至今日,殯葬改革已開展至全國,骨灰盒幾乎是現今每一個中國人的最終歸宿。對比土葬,火葬的確有不少優勝之處,比如能有效防止病毒傳播,比土葬更能節省大量土地。那些土地可以去創造更多的金錢價值,但在中華數千年的文化中,土葬的觀念就是不能抹去的!死了要入土!這個我們老一輩所堅持的道理!
正所謂上有對策下有政策!這是考驗一個人的本事的時候來了。
真正的有錢人仍然是講究的是土葬為主,至於火葬就是家裏缺少權勢的選擇!
政策上麵抓得緊,那麼就有了人抓住政策的空子!
巡警大隊長的嶽母死掉了,按照政策,要拉來殯儀館火化的,但是這個嶽母交代過自己不要火化!刑警大隊長又是一個惟妻命是從的人,自己是一個當官的人,要是自己家打頭這樣做,怕是官位不保了!要知道這可是跟中央提倡殯葬政策背道而弛,但是老婆的命令,自個又得遵從。所以這個問題就那麼被困在那裏!
有個機靈點的下屬就來給他出了一個注意!就是先拉他家嶽母去殯儀館裏麵報個到,然後人在拉出來埋,也就沒有人在他後麵詬病了。
行,這個理由可以有!
這樣做,不僅可以可以遵從嶽母的意願,自己的官位還不會造成詬病!
巡警大隊長,二話不說就將自己死在醫院的嶽母大人,拉進去了殯儀館!要求在殯儀館保存好屍體!自己隔幾日就將屍體拉回去。
要知道在牟城這個地方,殯儀館是個擺設的地方,因為地方小地方。
擺在殯儀館的屍體大多數都是無人認領的屍首,都是警察局送來的,這回巡警大隊長,也是通過關係讓警察局送過來的!
在殯儀館裏麵承擔燒屍體工作的隻有一個愛喝酒的老酒鬼!他本來是在劇場裏給京劇演員化妝的,後來因為他喝醉了,將人家京劇主角打了一頓,工作就沒了,逼不得已就來到殯儀館給死人化妝,為啥?因為這工資高啊,還清閑,要知道給死者化妝的這活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但是他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在說他的手藝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一個人就能把死變了色的得化成剛睡著的,也金牛憑著這個手藝,他就在殯儀館裏麵當了一個老大領頭。而這個殯儀館館裏麵的太平間,化妝間和往上間便是他在負責,雖然說現在殯儀館的工作是一個搶手的工作,不僅有政府的編製,還有可觀的經濟收入,但是燒屍體這件事情的具體工作沒有多少人願意做,因為這個晦氣!
他雖然好一口酒!但是做這些是毫不避嫌的,所以憑著他的這個態度!在這個牟城的小城市裏麵還是有點麵頭的!那天巡警大隊長將他家嶽母大人的屍體送來的時候,他就是在酒罪中迷迷糊糊中就接手了巡警大隊長的囑托,睡了一覺,轉眼就把這件事情忘記了!以為巡警大隊長的嶽母大人是一具無人認領的死屍,要盡快的火化呢!
那天,天色很陰沉,很壓抑,太陽被厚厚的雲層完全掩擋住。雖然那時是早上十點左右,但殯儀館的火化間裏麵還是黑洞洞的,老酒鬼就將火葬場的燈全都開著,準備火化要巡警大隊長嶽母的遺體。
殯儀館的停屍間裏麵有大堆大推的紙紮品,也有一袋袋的香燭冥鏹,我們都知道太平間就是停放屍體的地方,雖然牟城是一個小城市,但是這座殯儀館每年還是都會會新進好多無名無主的屍體,這些屍體的案子一時半會的破不了,就會先拉到這兒存放著。還有一種就是因為案件還是審理程序中,需要驗屍等過程,比如車禍的調節糾紛,刑事案件的凶殺案子的原因,屍體要保存。
總之留在這兒的屍體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故事,之所以取名為太平,也是想讓他們死後能夠平靜,平安,別鬧事。在古代,也可以叫做義莊,原來義莊裏麵多的是一股腐爛氣息,但是由於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了冷凍技術,可以保持屍體不腐爛。太平間裏麵的那些腐臭氣息惡業就沒有了。
中國自古死了的人,就講究個入土為安,而及早把死者下葬,更是對死者最大尊敬,死者在九泉之下就可以安息了。如果不能把死者及早安葬,對死者未免殘忍,對生者也是一種折磨。
但是留在這兒的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下葬,怨氣難免會越積越多,時間久了互相影響,是最容易出厲鬼的地方。而這個太平間的位置,也一般擱在平時沒有人去的西邊角落裏,同時這個方位也是住宅裏邊最為差勁的位置,陰氣會在那裏聚集!
厚重的鋼製鐵門被緩緩拉開之後,一股冷氣撲麵而來,這裏常年保持低溫,但是老酒鬼還是清晰的找到了巡警大隊長的嶽母大人的屍首,老酒鬼就上前去將屍體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