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夫人命令子女二人逃生,但長華卻不肯依從,對母親說道:“母親既然願死節,女兒自當隨同進京以全孝道。”
尹氏歎一歎氣:“你又何苦孝心盡,早晚都是外姓人?”
小姐搖搖頭,堅決說道:“母親,女兒至今尚未定婚,理當同死報親恩,請母親不必多言。況女兒生死微不足道,隻是賢弟逃走要緊,他是皇甫家唯一後代根。”
少華眼見,哭泣道:“母親盡節不貪生,姊姊盡孝願受刑,少華豈能去逃命,情願與母親一同解京盡孝行,或生或死不離分。”
夫人聞言,開口罵道:“你這個逆子!你若同死,豈不絕了皇甫家滿門香煙?你快走!”
少華說道:“母親,孩兒絕不單獨逃走。”
“你再不走,為娘就一頭撞死”。夫人說罷,就要下庭階撞死。皇甫公子向前跪下,泣道:“非是孩兒不孝忤逆,隻是此禍因我而起,少華並非鐵石心腸,我若逃生,怎能忍母親受刑?”
小姐急忙抱住慈親,滿臉淚水,哭道:“母親無須心急,待女兒喻說賢弟。”
長華扶起少華,對其說道:“賢弟,劉捷既然要害我全家,豈不會斬草除根?你若進京,便一同處斬,正合他意,你若逃走,我等必會被因入天牢,等侯捉你到日,反倒暫時保住性命。你可在外等候機會,若朝庭掛榜招賢,那時你可改名換姓投軍,平定番寇,立下功勞!日後帥救父回朝,救母出牢,忠孝兩全,方為奇男子。你若是輕易一死,父母不能脫身,宗嗣絕了香煙,豈不無濟於是。”
公子聞言垂淚痛哭:“母親既如此吩咐,孩兒自當從命。”
夫人喜道:“如此方為大孝。”主意已定,母子二人急忙收拾細軟。
尹氏擔心少華一人在外,不知機關見識,就差一心腹家人呂忠跟隨。呂忠乃是皇甫家老仆,為人忠厚老實,作事謹慎。長華將二小包袍交與呂忠,對少華與呂忠說:“此二小袋內含珍寶,價值甚巨,以作盆川之用。”二人遂各藏身邊。收拾妥當後,主仆二人換了素衣,打扮行商模樣。半夜起程,臨行之時,母子三人依依不舍,免不得多加叮囑:“你若到表叔家中,務必勤習武藝丶待時救父,切莫放蕩,自誤終身。”
皇甫少華上前拜別母親姊姊曰:“母親之命,孩兒自當遵從,孩兒就此拜別。”言畢,兩淚交流。
長華安慰道:“賢弟一路上放心,母親自有為姊照料,不必過慮。”等侍少華走後,夫人即令眾家仆聚於門庭,向其說明前因。“你們若要逃走的快逃,但要你們不忘主人衣食之恩,莫泄漏機關。”當下見有幾個,忙忙收拾,如搶火一般,紛紛逃走。但亦有數個,願同主母入京都,等侍候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