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華夏大地天下三分,分為蜀、魏、吳三國鼎立,三國之中,以蜀最弱,漢章武元年十月,劉備病死後,後主劉禪繼位登基,改元建興,劉禪天性浪蕩,不理朝政,朝政大權頓落蜀漢兩大派係之手,荊州派係以諸葛亮、秦天為首,益州派以李嚴、王累為首,兩大派係明爭暗鬥,蜀漢眼看日漸衰敗。
公元二百二十九年春,漢建興四年,諸葛亮、秦天曆經四年明爭暗鬥,相繼罷免李嚴、王累、劉巴,軟禁於成都,荊益兩派爭鬥終以荊派得勝而告終,同年九月。諸葛亮兵出南蠻,秦天西征韓遂。
卻說諸葛亮以趙雲為先鋒,兵進建寧,探馬來報,趙雲先鋒之軍軍至朱提,與蠻軍大戰數日不下,兩軍相持,諸葛亮聞報喚軍急行,不日到得朱提漢軍大寨,趙雲報曰:“朱提守將乃蠻軍高定部鎮守,堅守不出,攻城數日,皆敗退而返,望丞相降罪於雲,以安軍心”。諸葛亮笑曰
:“定軍候不知勝負乃兵家常事乎,再莫提降罪之事,待亮細細查來,以破朱提”。
次日,諸葛亮教軍分兩寨,一左一右,朱提高定疑惑不解,謂下曰:“嚐聞諸葛亮用兵如神,今為何兵分兩寨,須知此乃兵家大忌”。定麾下大將楊鋒諫曰:“將軍切勿輕視,此定是諸葛亮詭計,以賺吾軍前去劫寨”。高定點首,仍堅守不出。
這日三更,高定正寢於府內,軍報漢軍兩寨被一無名之軍而劫,損失慘重,高定將信將疑,上城而觀,但見漢軍兩寨皆大火朝天,漫山遍野潰敗之軍無數,一軍正於兩寨之間四處砍殺,高定大喜,心思有便宜哪能不撿,急喚楊鋒大開城門,披掛上馬,守軍盡出,來助無名之軍,軍至兩寨處,突見兩處無一人一屍,心下大驚,正欲退兵,奈何晚矣,四周梆子亂響,箭如雨下,伏軍盡出,殺聲震天,將蠻軍斬為數斷圍殺,霎時,蠻軍鬼哭狼嚎,血流成河,高定急束軍向朱提猛衝,正至城下不遠兩百米處,一將領軍橫立喝曰:“高定哪裏逃,漢奮威將軍關索在此等候多時”,高定汗如雨下,見身邊隻二三千人,後追兵即至,如何能戰,呼曰:“楊鋒將軍救我”。城上楊鋒見高定敗回,即引軍開城來戰關索,以求接應高定,不想楊鋒剛至城下,漢軍皆舍了高定,潮湧而上,楊鋒大驚失色,急喚軍退回,不想慌忙之中,自踐者無數,慘嚎連連,城門堵塞不通,楊鋒見此,遂自斬堵城之軍無數,剛進城門,然時以晚矣,漢軍人潮洶湧,殺聲震天,追至城門,一將手起刀落,殺的十數城門蠻軍,大喝曰:“漢揚威將軍傅僉在此,降者不殺”。楊鋒驚措,挺槍來戰,傅僉策馬接下,大刀揮處,當當響聲不絕,楊鋒虎口皆裂,傅僉瞅的空檔,嗨聲大喝,奪下楊鋒纓槍,執其腰帶生擒之,這廂關索見大事已定,遂率軍來追高定,高定見大勢已去,遂領殘軍向建寧而走,不想剛出兩裏,一將領軍立於道上,喝曰:“蜀威東將軍張南在此等候多時,降者不殺”。蠻軍皆幾番大戰,心中懼怕,懼死者皆棄器而逃,高定連斬數人。束軍不住,轉眼二三千人除近衛五百,盡皆逃去,高定仰天而歎,喚軍投降。
張南收了降軍,來見孔明,孔明大喜,張南押上高定,孔明笑曰:“將軍服否”。高定埋首曰:“丞相用兵如神,定難望其項背矣,服”。
:“既如此,將軍可發誓永不言反乎”,高定昂首曰:“以蒼天為證,高定永世皆不言反”。孔明大喜,親解高定束縛,置酒食而待。高定感恩之至,不以言表。
次日,孔明於城中,犒賞三軍,授高定續守朱提,楊鋒編入軍中,去奪建寧,孔明日夜向楊鋒請教南蠻地勢,楊鋒知無不言,問無不答。孔明受益非淺,行軍兩日到得建寧城外五十裏平原處,安營紮寨。
且說建寧處,乃孟獲心腹雍闓鎮守,這日,雍闓聚眾議事,大將朱褒諫曰:“今諸葛亮大軍已至,處平原處安營紮寨,若遣一軍夜襲,定教他避無可避,盡殺之”。
雍闓大喜,遂遣朱褒為將,領軍五萬,自領軍六萬於後,去襲漢軍大寨。
這廂諸葛亮於中軍帳聚眾計議。
薑維諫曰:“丞相,吾寨之處地屬平原,若敵軍夜襲,避無可避,維心中甚為不解,望丞相釋疑”。
孔明笑而不答,正此間,細作來報,建寧城中大軍調度頻繁,孔明暢笑曰:“吾計成矣,此番定教那雍闓膽顫心寒”。
薑維疑慮盡釋。
孔明笑執一牌謂薑維曰:“薑伯約聽令”。
:“令汝領軍三萬,繞至且蘭,見且蘭軍援建寧而去,即取且蘭”。薑維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