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時年16歲的張小亮隨父母搬進剛剛裝修完的新房。新房位於長春某花園小區高層住宅樓內,他們的新家在21層。張小亮的父親張海東,今年50歲,是長春市有名的水果批發商,今年44歲的母親李方麗幫著父親經營著水果批發公司。父母經商多年,是當地有名的百萬富翁。
小時候,張小亮就跟隨爺爺奶奶長大,每年與忙碌不堪的父母難得見上幾麵。爺爺奶奶沒有文化,隻知道道照顧孫子的衣食住行,根本無法與孫子溝通。漸漸地,缺乏家庭溫暖和父母之愛的張小亮,就變得鬱鬱寡歡,沉默寡言,性格內向。有一次,父親難得來看望已經小學快畢業的他,見他看到自己都不打招呼,就不太高興:“我和你媽媽誰也不是你這種性格,怎麼你成了這樣,見到爸爸也不打個招呼?”
一旁的奶奶不高興了:“你一年到頭也不來幾次,來了就訓孩子?”
父親決定將他領回家裏。可是重新回到家裏的張小亮還是與父母難以溝通。尤其是父母每天早早就走出家門進貨,晚上又回來得很晚。等他們回來時,張小亮已經做完作業孤獨入睡。每天媽媽為他準備出來一天的飯,他隻需放進微波爐裏熱一下就可以了。做完作業,呆呆的他就常常站在高樓上,默默地看著下麵大街上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每次學校收學費,他兩頭看不到父母,隻好在臨睡前給媽媽寫張紙條,寫明需交學費若幹。有時需要家長簽字的作業和考試卷子,也順便放在客廳的茶幾上,讓爸爸媽媽簽字。盡管這樣,張小亮還是記住了爺爺的話:“我們沒文化,你可要好好念書,將來做大事業啊!”所以張小亮是班級裏學習最刻苦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5名,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級學習委員、學校“三好學生”……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張小亮隨父母搬進高層住宅裏。父親有一天對他說,爸爸常年做生意,冷落了你,咱就買個新房,讓兒子住進去,爸爸媽媽也算是對得起你。買房子時父母還特意領著他選房,他隨父母走到21層時,看到站在客廳就能看到樓下的大街,很開闊的感覺,就非常喜歡,要求父母買這一層房子。父親和母親稍作商量,就決定買下這間足足有120平方米的新房。
那年,他已經是一個初中畢業生了。因為初三下學期開始,爸爸媽媽經常在家裏吵架,吵架的內容他聽不太懂,隻是知道好像爸爸在外麵有了女人。這使他莫名其妙地擔心起來,學習成績也開始直線下滑,最後沒考上重點高中。父母整天忙於生意,無暇顧及於他,他隻好上了家附近的一所普通高中。
但是不久他發現,父親開始幾天不回家。有一天早晨,他起床準備上學,問正在準備早餐的媽媽:“我爸爸最近幹什麼呢?看不到他了呢?”
媽媽沒好氣地說:“我已經與你爸爸分開做生意了,我上哪裏知道?你問他自己好了!”他碰了一鼻子灰,鬱悶了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