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柒自然也知道這東西肯定不便宜,但是對她來說,衛生的問題比這些東西重要多了,她可不想再在上個廁所會不會踩到汙物。
這樣一來,原本還可以用來養家畜的彘軒是不可能再用來養些什麼東西了,禾盡心盡力的將後院的棚子搭的堅固耐用一些,讓張柒日後心血來潮的時候可以用來養些家畜家禽。
對於張柒來說,這樣還不夠,這一進門就能看到那個坑的感覺實在不太好,便從前頭學塾裏拆了一道簾子掛在前頭遮擋視線,還勞煩幫忙編織簾子的嬸子們多編幾張簾子。
其實一開始張柒還想著需不需要男女分開,結果隨著新的房子建設接近尾聲,這兩日陸陸續續的有人帶著孩子來找啟,全部都是男孩子。
那日後用這個廁所的大抵也就自己一個女的,這裏也實在是沒有什麼男女大防一說,她搞太特別了也不好。
在學塾裏幫忙做事的人都很好奇這裏折騰了個什麼東西出來,聽過禾一臉鬱悶的解釋後,都覺得這啟不愧是在外從軍多年回來的,見多識廣。
不過也沒人家願意去折騰一個這樣的東西出來,他們可沒能力在兩天內挖這樣一個大坑出來,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去多做些活計。
當然禾沒敢說這底下埋著大陶罐,隻說有東西可以將這些都化成肥料,接了管子流到後院做肥料。
啟之前說無論多大年齡都可以來學,實際上來的都是六到十二三歲的孩子,這還沒有正式宣布開學,人數就已經到了八人。
他不得不拜托裏正告訴大家人已經足夠了,若有別的孩子想要入學就必須等過段時間自己的身子好一些,或者有孩子達到一定的識字量結業後才能入學。
張柒想著這渭坪裏滿打滿算都不到四十戶人家,雖然幾乎每家都有適齡的孩子,但是不是每家都有餘糧可以交束脩供孩子上學的,沒想到這裏的人還都挺好學的。
裏正卻很是欣慰,但是人多了又有新的事情。
“縣中說但凡人數超過五人的學塾都要在縣中備案,且每月都會著人來教考學生。”裏正擔心給啟太大壓力,他的身子會受不住,“不過你也不必太憂心,若是覺得為難,不如讓那幾個小一點的孩子,晚幾個月再來入學?”
這樣就可以避開教考了,若是給啟壓力累壞了就得不償失了。
啟搖頭到,“不必,我相信這些孩子們既然來上學,都會努力學,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現在又有禾來幫襯著我,不會太累。”
裏正一想也是,之前隻有一個七還不知道誰照顧誰,現在多了個大男人不比女人心細,但是也能做不少事情,“你的身子要緊,盡力就好。”
啟便對張柒道,“七七,把你前段時間學的背來聽一聽,不過你好幾天沒有看書可能會忘記一些,能背多少算多少。”
裏正也聽說啟有教七識字,便看向張柒。